編者按 5月16日,以“重塑行業形象,改善公眾認知”為主題的“美麗化工”大型專題宣傳活動在京啟動,吹響了重塑行業形象的集結號。此次活動不僅開各方交流之先河,呼吁建立真誠互信的輿論環境,而且對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完善自我、重在溝通、踐行綠色化工等的高要求。正如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表示:“這是石油和化工行業以大勇氣解疑釋惑、去濁還清,讓人民群眾了解化工、認知化工、重塑化工形象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以實際行動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傳統產能過剩、創造能力不足、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等制約行業發展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不少民眾“談化色變”。如何解決石油和化工行業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和由此引發的公眾擔憂?又該如何消除公眾對化學工業產生的誤解?為此,本版整理了此次會議期間各位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代表的發言,以期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美麗化工找出答案。
郝長江
中國化工報社社長郝長江:建設美麗化工需多方共同努力
化學工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基礎產業,如果離開了現代化學工業,不但所有產業都會失去基礎和配套,而且人們的衣食住行立刻就會倒退百年。我們不敢說化工強則國家一定強,但毫無疑問,化工不強,國家肯定不強。發展化學工業這個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載體,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化學工業就遭遇了一些尷尬,有些地方和部分民眾對化工項目表示疑慮甚至說“不”,使得行業的發展蒙上了陰影。
我認為,解脫這種窘境的主要途徑有兩個:一是進一步全面強化整個化學工業在安全、環保和健康方面的工作,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要先做到無懈可擊;另一個就是加強行業與社會的溝通,讓民眾了解化工,尤其是了解化工企業在安全、環保、健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持續的努力。
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指導下,中國化工報社推出以“重塑行業形象,改善公眾認知”為主體的“美麗化工”大型專題宣傳活動。活動的主旨就是推進化工行業安全、環保、健康工作,在民眾和行業之間搭建順暢溝通的橋梁。
而重塑行業形象、改善公眾認知、建設美麗化工,是一項需要全行業參與、全社會支持的系統工程,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這項光榮而偉大的事業,需要廣大業內企業的積極參與,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需要廣大公眾和媒體理解與配合。這項工作做好了,受益的也將是整個行業、全體企業,同時還包括整個社會、全體公民。
黨的十八大把建設美麗中國作為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宏偉目標,具體到石油和化工行業就是建設美麗化工。今天,讓我們所有人共同行動起來,承擔起作為一個化工人、社會人的責任,為塑造一個安全可靠、綠色環保、勇擔責任、和諧共生的石油和化工行業新形象而不懈努力。
王基銘
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會長王基銘:化工企業需有所作為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化工大國。但我們應清醒地看到,化工行業是資源密集、技術密集的行業,也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行業,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布局尚不合理,安全環保隱患突出;原油、天然氣、硫資源等大宗原料對外依存度高;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排放的廢水、廢氣、廢固總量分別居全國工業行業第二位、第四位和第五位,化學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也均位居全國工業行業前列;部分企業“三廢”治理不達標,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環境保護、有序發展、造福民生、回饋社會、保持生態平衡是我們共同應盡的責任。為此,我建議:一是企業作為主體,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識,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提高全行業的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意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其次要認真守法,安全、清潔生產,自覺減少排污量;此外還要經常傾聽和重視社會和周邊社區的意見,融入社會和社區,成為社會的好公民,社區的好鄰居、好伙伴。二是加強行業科技創新,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推廣實用節能減排等環保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壯大節能環保產業。三是根據國家和行業發展規劃,制定好本企業長遠計劃,淘汰落后產能,實行優勝劣汰。四是加強企業能源、環保管理和人才建設,完善管理體系,強化管理職能,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并注重提高產品質量,確保產品質量安全,開發滿足社會需要的高端產品,大力培養一批精通能源和環境管理的人才。
同時,國家有關部門應繼續支持化工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營造一個公平、客觀、公開的生存環境,并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嚴格化工行業的準入標準,支持化工基地的合理布局,加強示范企業和園區建設;提供配套鼓勵機制和措施,鼓勵企業對資源實行深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等。
張康明
國際化學品制造商協會主席張康明:開放透明贏取公眾信任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發達國家的化工企業與社會相處的經驗,即“責任關懷與公眾開放日”,這是AICM著重推廣的兩個的項目,它們已經成為國際化工品制造商協會會員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和實踐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與利益攸關方的重要工具。
在兩個星期前,AICM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作為化學協會國際理事會的觀察員,在北京共同舉辦了一系列責任關懷的活動,其中包括全球責任關懷領導小組會議、ICCA指導委員會會議以及中國責任關懷促進大會等三個會議。會議期間,行業領袖們探討進一步在全球范圍內推廣責任關懷。這些會議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要不斷地提升整個行業責任關懷的水平,希望化工行業在不斷提升安全、環保、健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還要保護周邊居民的安全,并做好溝通和宣傳工作。
此前的2008年,AICM還發起了責任關懷北京宣言,截至目前,已有40家會員簽署該宣言,我們積極同中國的行業協會和企業一起分享責任關懷理念,并盡我們最大的可能向整個行業的供應鏈加以推廣。這個宣言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舉辦公眾開放日,向周邊社區、鄰居公司、政府、各個家庭等推廣這樣的實踐。我們開放自己的生產基地,讓周邊跟我們相關聯的利益方參觀廠區。開放日首次在張家港舉辦,隨后在上海、南京已連續舉辦4年,開放了6個地區超過20家工廠,接待了超過2000名的公眾,有效地促進我們與公眾的溝通,并建立起了雙向溝通的渠道。
今年,AICM還推出了第二屆校園視頻設計大賽,這次活動與中國化學會共同主辦,通過邀請學生們創作解讀化學理念和分享化學創新的視頻,向整個社會傳播化學的創新和貢獻,其創新之外在于由AICM會員與學生團隊共同創作視頻,不僅希望年輕一代未來能在化工行業作出突出的貢獻,更希望能通過他們來影響周邊的社區。
得到公眾信任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個開放和透明的心態,相信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化工行業一定能夠得到公眾的信任。
譚天偉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發展綠色化工是必由之路
我理解的美麗化工這個主題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安全可靠、綠色環保、勇擔責任、造福社會、健康文明、可持續發展。未來化工將更加注重通過經濟高效、環境友好的途徑制備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合成我們可持續的未來。
化工是人類衣食住行、健康和生活的重要支撐。從1900年到2000年的100年間,化工領域合成或者分離出來的物質從55萬種增加到2340萬種,可以說目前社會上日常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工業。
首先是衣,一件精致的服裝離不開化學工業制造出來各種纖維,同時服裝色彩又離不開化學工業生產的染料。食,糧食、瓜果蔬菜產量大幅度提高,而化肥、農藥、農膜等農用化工品功不可沒。住,在建筑領域,建材是化工產品重要領域,比如塑料管材、門窗、鋪地材料、門窗各種涂料等也離不開化學工業。行,現在用于代步各種交通工具,比如汽車、火車、船舶、飛機等都需要汽油、柴油等燃料,防凍劑和潤滑劑等各種添加劑,還有輪胎也都離不開化學工業。
綠色化工是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化學工業是唯一能夠產生新物質的科學,從這一點來說,它同時也在承擔著保護自然生態、促進環境和諧、社會人類協調發展的責任,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往往也說,我們的化學工業產生了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質,化學工業現在發展的趨勢由綠色化學工業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化工完全可以成為低碳、綠色的環保產業。大家可能往往想到的是化工產生的一些污染物,而我們的綠色化工又可以是節能減排一個重要行業。綠色化工重要的法則就是原子經濟性法則,也就是說通過新的手段,將化學工業中物質中每一個原子充分利用,不但利用原料,還能利用在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原子,同時加工成環境友好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產品。
楊振忠
中國化學會秘書長楊振忠:可持續發展是核心
化學是一門基礎核心學科,是創造新物質和實現物質轉化的核心學科,充滿了無限的魅力。百年化學在創造奇妙新物質方面,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在開啟物質世界取之不盡資源寶庫,已經成了重要的手段。同時,化學又是一門能夠與其他領域、學科高度交叉的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科技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都與化學的發展密不可分。
然而,我們不得不面對目前行業存在的問題,化學工業面臨學科吸引力不強、公眾形象不佳等諸多的問題,但是我們要說,這不是化學的錯誤,也不是化學工業的錯誤,這更不是化學品的錯誤。大家都知道,這里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去年有一位名人在電視欄目中當著公眾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從來不使用含有化學物質的東西,我聽到了這樣一句話,心情非常復雜。這也更加堅定化學工業者有更大的責任、有更大的勇氣、有更大的毅力幫助社會更加正確全面理解和應用化學,更加努力地思考化學和化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加和諧地與人類文明和環境資源等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
今日的化學和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其核心的主題,這要求國家更加放遠眼光,應該把安全和環境放在首位,更加要求國家有關的部門加強立法和監督,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的行為必須得到有效的遏制。最重要的是,對于化學和化學工業者而言,應該更加自覺地從源頭開始,到最后的整個過程,時時刻刻把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放在心中,落實到行動中。讓未來的化學,讓未來的化學工業變得更加美麗,讓我們這些從事化學工業者們更加自豪。
趙海濤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趙海濤:打造美麗化工化企義不容辭
長期以來,化工行業的同仁們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致力于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協調一致,努力促進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
然而,由于化學工業的特殊性,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由于公眾溝通不暢等諸多因素,一些人談化色變,一些項目屢遭公眾質疑。就在這樣的形勢下,舉辦“美麗化工”大型宣傳活動,顯得非常必要,也尤為重要。建設美麗中國,化工行業責無旁貸;打造美麗化工,化工企業義不容辭。
延長石油作為能源化工企業,始終秉持感恩自然、低碳延長理念,堅持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堅持不懈打造美麗延長。
長期以來,延長石油努力保護環境,實行綠色低碳發展。“十一五”以來,延長石油累積環保投入超過70億元;建成投產40多個油田采出水處理項目和3.47萬個清潔文明井場,植樹1億多株,種草7萬畝,綠化油區道路1.56萬公里,實現油田采出水零排放;建成原油和成品油管線2000公里,實現油品安全低碳運輸;建成干氣脫硫、硫黃回收、堿渣處理等20多個煉化環保項目,實現煉廠污水達標排放。
企業還不斷加快結構調整,實行循環發展。延長石油結合陜北資源稟賦和企業自身特點,確立了油氣并重、油化并舉,油氣煤鹽綜合利用產業戰略,正在開辟一條我國石化產品原料多元化和資源清潔高效轉化的新途徑。這一產業戰略的實施,有效實現多種資源優化配置,有效實現節能減排,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目前,企業已啟動實施5大資源綜合利用化工園區建設,初步完成油氣煤鹽綜合發展的產業布局。延長石油集團靖邊園區項目被列為聯合國清潔煤技術示范項目和陜西循環經濟示范項目。此外,企業還長期堅持科技引領,實行創新發展。
建設美麗化工,宣傳美麗化工,延長石油義不容辭。我們將繼續發揮大型企業的表率作用,堅定不移的走資源高效開發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發展道路。
金涌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積極推進責任關懷
石油和化學工業產值是非常大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很多都是石化企業。西方大國都是化工大國,最近由于美國發現大量頁巖氣,美國還要加速發展化工,如果這時候我們自廢武功,將來就不可想象了。韓國、新加坡等這些國家從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一躍變成發達國家,靠的跳板就是化工,這些國家都是通過發展化工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因此面對當前行業的一些問題,我們的對策不是逃離化工,而是要建立綠色生態化工。雖然建立綠色生態化工有難度、有挑戰,但是有意義。未來,人類社會將要進入資源短缺、能源短缺時代,這些短缺只有靠循環經濟來解決,而循環經濟靠化工,新能源也是靠化工的,環境治理更是靠化工,所以未來50年、100年的發展都是依托分子和超分子水平上的重組,以化學生物學為基礎的產業是我們的未來。
為什么現在老百姓對化工行業有質疑呢?我覺得主要原因一是有一些企業比較落后,規模很小,沒有財力做治理,無良的企業偷排,這是很大的問題;二是錯誤使用化學品,比如三聚氰胺本來是非常重要的材料,想不到竟然添加到牛奶里;三就是一些輿論誤導。
其實,化工企業和產品完全可以和人類和諧相處,而一些恐懼主要是公眾不了解,或有些企業不規范運行所造成的。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覺得我們的企業應該改掉一些毛病,提倡企業推進責任關懷。首先要尊重公眾的知情權,化工企業要給公眾了解你的機會,應該定一個時間,敞開大門,請公眾了解你的企業,實施群眾代表監督權。社區、園區代表定期監督,并定期進行交流活動,這些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產業園區應該推動企業的技術進步,介紹新的方法和制度,監督企業的環保投資和運行,要有淘汰的機制,假如企業技術不好,我們應該有權力要求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