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屆中國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日前在廣州落下帷幕。與目前全球經濟走勢趨緩形成鮮明對比,這個堪稱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展會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22萬平方米的展館吸引了超過11萬中外買家與公眾前來采購、觀摩。展會恰似一個多棱鏡,既折射出中國這個世界最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市場的無窮魅力,又展示了中國塑料產業欣欣向榮的美好前景;展會又像是一個巨大的舞臺,五彩繽紛的展臺、琳瑯滿目的展品演繹出一曲曲氣勢軒昂的美麗化工之歌,而展會的主旋律又都是圍繞著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展開的。
“愛不釋手”源自創新
“你最愛不釋手的是什么?身邊的物品中用的最多的材料是什么?”展會前一天的媒體日上,主辦方主持人向在座的記者朋友發問。身邊的一名女記者搶先登臺,捧出“一大摞”物品挨個展示給大家:“這是蘋果手機,它的塑料外殼我每天無數次地觸摸;這是筆記本電腦、提包、相機、名片盒、太陽鏡、礦泉水瓶、梳子。”接著她又指指腳上穿的鞋,“還有我的鞋跟上面,都用到了各種材質的塑料。”她收集的與塑料有關的用品多達12種,由此獲得了這游戲的第一名。媒體日上的這個小插曲,將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塑料緊緊地聯系到了一起。
圖為三星化工展臺上的汽車框架模型,讓參觀者對塑料在汽車中的應用一覽無余。
塑料能夠如此廣泛地融入尋常百姓的生活,其中的奧妙是什么?除了安全、耐用、易成型、好加工、耐腐蝕等材料本身特性外,近些年塑料科技創新更是成為下游電子信息、家用電器、通訊設備、醫療器械等新興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助推器。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和消費國,2012年,我國塑料制品規模以上企業總產量為5781萬噸,工業總產值1.7萬億元。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秘書長鄭愷告訴記者,這些年我國塑料工業的快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與創新,隨著工業區域的結構優化,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我國塑料產業的發展空間十分巨大,未來開拓更大的消費市場和應用領域,其發動機依然是創新。
鄭愷這一說法在展會上得到了印證。展會展出的新技術、新產品以及新的解決方案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2900多家中外參展商紛紛拿出自家的絕活,而這些廠商的絕技又都是針對產業發展與氣候、環境、能源不協調而帶來的挑戰上。
生物塑料曙光再現
熱熱鬧鬧的展會背后是巨大的產業規模和無所不在的應用領域,也正是這樣一個現代人類須臾都離不開的材料和產業,依然存在著隱憂。目前,全球已經進入石油資源緊缺、油價高企的時代,原材料的漲價和不可再生的石化資源成為制約塑料產業發展的瓶頸。而全球不斷增長的人口給地球帶來了進一步的壓力,有預測顯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這就意味著人類需要更多的資源、能源還有塑料來滿足生活和生產需要。全球塑料行業在思考:未來塑料原料從哪里來?塑料產業又將走向何方?
圖為博祿公司展出的直徑3米的高模量PP埋地排水管。博祿公司介紹,這個樣品是在歐洲加工的,但不久亞大集團將在中國市場生產。
事實上,塑料產業早已開始思考這一難題并不斷地尋求解決方案。展會上,記者看到一些前瞻性公司正以思維創新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在開發和設計中,努力實現綠色制造、重復使用、再生循環,以確保塑料產業不僅有靚麗的現在,還會有光明的未來。其中生物塑料的開發和應用成為一個主要的技術手段。
國際橡塑展已經連續幾年設立了生物塑料展區,每年展覽面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時也會有新的成員加入到展會中來。盡管生物塑料在推廣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但生產商的熱情和對未來的信心卻是有增無減,每年都會有新的產品和新的解決方案亮相。
圖為巴斯夫展臺前展示的發泡塑料制成的隔音電話亭,走入其中你會瞬間遠離展會的嘈雜,就像電話亭門板上熟睡的寶寶一樣享受難得的寧靜。
帝斯曼展示了可持續生物材料以及為客戶提供的解決方案,EcoPaXX Q-HGM24增強材料是一款生物基聚酰胺,已被用于梅賽德斯-奔馳A級發動機裝飾罩蓋,這款增強材料所采用的聚酰胺410材料中有70%原材料取自于蓖麻油。普立萬也在展會上宣布,與Xindao及其設計公司XD設計室攜手,成功開發了在XD新設計的“陽光”太陽能充電器,其中用reSound生物聚合物制成該充電器的塑料外殼成型件。據Xindao公司估計,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采用生物塑料制成的充電器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約35%。泰國的PTT化工公司正在開發生物基塑料Ingeo聚乳酸生產技術,預計到2015年生物聚合物PS、PET產能將達到22萬噸。據介紹,Ingeo將逐漸從玉米為原料,轉向更低碳的如甘蔗、木薯為原料,最終采用纖維質材料。
我國改性塑料龍頭企業金發科技公司,開發了數款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可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用較短時間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其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合成工藝及裝備關鍵技術,通過了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多個國際權威認證,符合國際最嚴格的標準。目前已成功開發了Flex系列、Bio系列、AFR系列完全生物降解高性能塑料產品。
圖為埃克森-美孚展臺前五彩繽紛的塑料制品吸引了參觀者的眼球。
上海塑料行業協會會長陳銘認為:“未來世界,塑料天下,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才是塑料產業的常青樹。隨著中國將新材料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10年塑料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成長期,塑料這一人間的奇葩將為美麗中國增添更多的綠色。”
高標準讓百姓安心
隨著各國安全、環保標準日益嚴格,以及老百姓安全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塑料的安全性成為采購商和觀眾最關注的問題。展會期間,記者特別留意了這方面的情況。令人欣喜的是,記者在今年的展會上看到,塑料自身安全性在標準上、技術上、產品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圖為在“筑·光概念房”內,設計師正在和觀眾分享他的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
PVC一向是廣為關注的塑料材料之一,巴斯夫展出了數十種日用PVC制品,其中采用了巴斯夫專為人體接觸PVC而研發的增塑劑。記者還看到,巴斯夫展出一款全新的紅黃色顏料,可替代重金屬和聯苯胺顏料,不僅具有成本效益,而且符合國際法規限制物質的要求。
在聚光燈照射下,帝斯曼展臺上的一位工作人員拿著一款Arnitel VT產品說:“這是一種極其柔韌的熱塑性彈性體,可制成幾微米厚的薄膜,同時兼具良好的防水性、透氣性和舒適性。由于該材料能有效抵擋液體并阻隔細菌和病毒,除了應用于戶外服裝外,還能用于最高防護等級的外科手術衣中,且不含全氟化合物,可實現100%回收。”帝斯曼不僅為消費者提供具有超強功能性的先進材料,而且還減輕了環境負擔。
圖為在生物塑料展區,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先炳正在向香港客商介紹PSM淀粉基生物塑料的性能。PSM是該公司自主研發成功的生物材料,其原料可再生,性能可以與傳統的石油基塑料媲美,采用PSM加工的塑料制品可以有效減少碳足跡。
伊士曼發明的Tritan技術在展會一亮相就受到采購商的青睞。作為具有重大創新突破意義的共聚聚酯產品,伊士曼Tritan共聚聚酯不僅具備塑料材料的通用性及多功能性,還具有更高的綠色環保性、耐高溫性、耐化學性和更強的韌性,而且還賦予產品與眾不同的透明質感與易于加工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器皿、嬰幼兒用品、醫療用品、小家電、灌裝水水桶、面部防護用具等方面。展會工作人員介紹:“由于消費者非常關注直接與食品接觸的如奶瓶、水杯、食物器皿等安全與環保問題,因此我們在研制Tritan過程中,嚴格管理,執行標準化檢測方案,確保產品不含BPA。”
新材料助力節能減排
巴斯夫的展臺被裝飾成了艷麗的橘黃色,活力四射的橘黃色突現了其在創新上的勃勃生機。巴斯夫展臺上還用許多事物形象地詮釋了“創造化學新作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的理念:采用10種不同聚氨酯材料設計的概念冰箱,增強了實用性并顯著減少了能耗;發泡塑料制成的隔音電話亭,可以瞬間將你從嘈雜的氛圍中帶入寧靜的世界;新型塑料墊子、薄膜、玩具、醫用包裝、墻面材料等物品引起了觀眾極大的好奇,也讓塑料產業中創新理念變得觸手可及。
塑料作為新型建材的應用,在展會的“筑·光”系列活動展區得到了充分地展示。第一部分“筑·光概念房”由SABIC獨家贊助。進入該建筑,記者全方位地體驗到了塑料材料應用的創新之舉:房間的墻壁包括無剖面建筑立面、覆層和內部隔墻采用抗沖擊的LEXAN THERMOCLICK板材,該材料能方便快速安裝;概念房的玻璃采用有涂層的LEXAN MARGARD板材,具有出色的耐沖擊性、透明度和耐久性,質量僅為普通玻璃的一半;高性能低密度聚乙烯(LDPE)泡沫材料提供了隔熱節能最佳解決方案……現場有觀眾感嘆:“想不到用塑料建造的房屋會是如此的簡潔舒適、節能環保,這也就是所謂的低碳建筑吧!”
汽車輕量化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就是盡可能多地采用塑料材料,車用塑料也是中外企業競相開發的重點領域。以“繽紛科技,美好生活”為口號的帝斯曼,在展會上展出了多個整合全球資源和亞洲地區優勢研發的新型汽車材料解決方案。其中Arnitel C專為高熱環境的汽車管道及軟管而研發,該材料非常柔軟,不含增塑劑,已成功應用于汽車的真空制動管,在降低車身重量的同時,也減少了成本,并有效改善了汽車碳足跡和安全性。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其綜合性能已經超越了長鏈尼龍。
普立萬GLS部門展出的特種OnFlex熱塑性彈性體,用在汽車供暖通風空調(HVAC)系統的風門包邊等,該材料減少了氣味散發,降低系統成本,并使設計更加靈活;秉承創新締造價值的理念,博祿展出的短玻纖增強聚丙烯GB306SAFC,代替了之前的進氣管所使用的聚酰胺,該材料使汽車零部件質量減輕15%,系統成本降低20%。博祿在展會上稱,該材料已經應用在大眾汽車上,這也讓大眾汽車跑得更快,而且還更省油。
機塑聯姻珠聯璧合
塑料制品為什么呈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為什么會走進千家萬戶、離老百姓如此親近?為什么能將汽車一個復雜的由幾十個金屬件組合而成的部件用一個簡單而完整的工程塑料部件來替代并實現車身減重?為什么手機和iPad的外殼如此輕薄卻又如此牢固?
除了材料本身的特性外,塑料機械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沒。
陳銘對此表示,性能優異的高分子材料,與智能的注塑機的聯姻,推動了塑料工業的蓬勃成長,并賦予無限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注塑機是塑料產業的開路先鋒,不僅釋放了上游原料的產能,并且拓展了廣闊的下游應用市場,實現了兩個行業同臺競技、互補發展、合作雙贏。”陳銘指出。
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整個展覽塑料加工機械是絕對的主角,其展覽總面積占到了全部展館的一半以上。館內處處洋溢著機器演示發出的隆隆聲,夾雜著參展商與客戶的交流聲。雅式展覽公司總經理周肖馨告訴記者:“30年前,在北京舉辦首屆橡塑展時,面積只有5000平方米,注塑機都是國外的,找不到中國制造的身影。30年后的今天,中國注塑機工業已經可以與外商同臺競技,平分秋色。中國的改革開放給塑機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動力,中國每年都有大量塑料機械機器出口到世界各地。”
為吸引觀眾眼球,眾多國內外參展商做起“現場秀”。開幕日上午,阿博格展臺觀眾圍了好幾層,3個展品同時做生產演示。其中用于包裝生產的混合動力Allrounder H注塑機,每3.5秒生產出一只冰激凌杯。阿博格中國公司總經理佟朝介紹,包裝業要求通過采用可靠、高效的技術,快速批量生產高品質產品,此次我們展覽的核心主題就是生產效率。恩格爾公司重點演示了優異的彈性體加工系統解決方案,在其victory 500/110注塑機上,應用液態硅生產嬰兒安撫奶嘴。海天集團推出的天隆二代機型演示微發泡技術,該技術由Trexel美國和海天共同開發,其工藝是在注塑成型的循環中,通過對氣體的控制,在塑料中創造大量均勻的微米級的封閉氣泡孔,使制品質量可降低約12%,合模力可降低30%~80%。戴維斯-標準公司推介的新型dsX flex-pack擠出涂覆技術以及超緊湊型醫療管線設備,可幫助客戶在價格波動較大的全球軟包市場中占據明顯的優勢。
許多展商還競相拿出“殺手锏”。如威猛巴頓菲爾為協助企業自動化,展示全新的稱重式混料技術和W808機械手;佛山巴頓菲爾辛辛那提展出conEX新系列錐形雙螺桿擠出機;雅琪集團針對包裝行業推出了LIN-90-TSI 25L桶全自動吹瓶機,可實現20~30L工業桶的單模頭、雙模頭生產;Bandera展示了用于食品和工業包裝以及ID卡、3D卡片材生產等特殊領域雙螺桿擠出技術;南京科銳公司也在現場演示了最新改進型的水下切粒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