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中石油繼中石化、中海油之后,也將海外擴張的觸角伸到了北極。
昨日(6月24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宣布,收購俄羅斯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公司亞馬爾LNG項目的部分權益,從而進入北極地區(qū)進行油氣資源勘探開發(fā),此舉對于開辟北極航道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中石油與俄方合作基礎牢固,歷史悠久,雙方合作領域廣泛,因此,諾瓦泰克選擇中石油是一項成功的商業(yè)行為。之前,據外媒報道,中石化、中海油也在就進入北極地區(qū)與有關國家和油氣公司展開談判。這樣一來,“三桶油”有望會師北極勘探油氣。
分析人士稱,俄方此時更需要與有市場、有資金、有技術的中國石油企業(yè)聯手,在勘探和市場風險巨大的北極油氣勘探領域合作。
入股俄亞馬爾LNG項目
中石油稱,已與諾瓦泰克簽署協議,獲得其主導的俄羅斯北極項目亞馬爾LNG的20%權益。雙方未披露入股價格,預期該項股權收購將于今年10月1日完成。
諾瓦泰克目前擁有該LNG項目的80%權益。亞馬爾LNG項目有望在2015~2016年開始投產,到2018年年產量將達到1500萬噸。
此外,諾瓦泰克與中石油集團簽署了一項長期供氣協議,涉及每年至少300萬噸的LNG,中石油將協助亞馬爾LNG項目從中國金融機構融資。
亞馬爾LNG項目位于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qū),已探明天然氣儲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擬建設LNG產能1650萬噸/年。亞馬爾-涅涅茨地區(qū)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產地,擁有34億桶油當量的天然氣儲量。
“俄上游領域一直很難對外開放,此次中石油能入股也是中方主動選擇的結果,”中國能源戰(zhàn)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震認為,“國際天然氣供應的平衡已經打破,歐洲需求量只能是維持或是下降,俄方未來的增量更多要依賴亞洲,特別是全球LNG需求量增長最快的中國。”
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也表示,該項目能夠保障中國長期獲得穩(wěn)定的LNG供應。俄中雙方計劃今年6月簽署俄對華供氣合同條款。俄氣公司與中石油擬在年內簽署通過東線管道對華輸氣合同。
開采風險和成本不小
之前,中石化也與諾瓦泰克進行協商,參與北極亞馬爾半島的200億美元LNG項目,中石油就搶在中石化的前面完成入股。
中石化將向諾瓦泰克提供購買每年50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長期擔保,以換取參與項目的股份。
諾瓦泰克在亞馬爾-涅涅茨地區(qū)的作業(yè)區(qū)位于南部,而北極圈內的亞馬爾半島部分仍有待開發(fā)。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說,作為商業(yè)行為,兩家公司在海外市場競爭很激烈,不排除兩家公司未來一起進入該項目的可能。
早在2011年,諾瓦泰克就希望再尋找2~3個合作伙伴,法國道達爾在該項目中已擁有20%權益。
董秀成稱,由于中石油與俄方合作基礎牢固,歷史悠久,又買油又買氣,因此諾瓦泰克首選中石油是一項好的商業(yè)合作行為。
目前,中石化、中海油還與冰島政府談判在該國北極地區(qū)開采石油的項目,這樣一來,“三桶油”將全面進入北極地區(qū)。
王震稱,北極油氣資源巨大,各大油企都想進入,越早進入越有利,當然,風險也大,“打一口井一億就沒了”,雖然成本高,石油開采行業(yè)只有輸得起才能掙得到。
不過,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戰(zhàn)略研究室主任張俠表示,俄方開采北極資源決心很大,而中方正與其相互補充。盡管成本比陸地高,可中國有市場、有資金、有技術,這正是俄羅斯和北歐冰島等所要尋找的合作伙伴。
早在兩年前,北極航道開辟后,三桶油就開始醞釀進軍北極。“這也說明三桶油認可的北極航道在油氣運輸上的可用性,并視為一個有潛力的投資方向。”張俠說道。
不過,張俠指出,現在很多企業(yè)一涌而上進入北極,而北極各項基礎設施還不完善,開發(fā)成本和門檻高,投資和環(huán)保風險也不小,需要企業(yè)提高警惕。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