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石油和化工行業重點耗能產品2012年度能效領跑者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經過歷時近一年的行業調研、數據征集、討論總結,第二批能效領跑者名單就此出爐。這也標志著石化行業能效領跑者名單發布已經形成常態化。
與去年首批能效領跑者名單相比,今年加入能效領跑者測評體系的產品(行業)從10個增加為14個,增加了磷酸一銨、炭黑、原油加工和乙烯4個產品(行業),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此外,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還出現了很多新面孔,能效水平也有所提高。今年的能效領跑者名單有哪些亮點?為何要增加這4個產品(行業)?能效領跑者名單變化的背后,對推動全行業節能工作有哪些啟示?本版從今日開始刊登石油和化工行業能效領跑者調研系列報道,從新增產品(行業)、新上榜企業、能耗變化等方面,對今年能效領跑者名單進行全面解讀。
圖為中國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全景。(洪繼文 攝)
“我們希望在發布2012年度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時,能適度增加產品(行業)的數量。”這是去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偉善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所說的話。時間走過一年,今年的6月25日,石化聯合會正式發布《2012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重點耗能產品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及指標》。
記者從今年的能效領跑者名單上看到,孫偉善的期望變成了現實。為何要增加原油加工、乙烯、磷酸一銨、炭黑這4個產品(行業)?石化行業產品眾多,依據什么標準來選擇加入能效領跑者測評體系的產品?明年的能效領跑者名單會不會繼續擴容?對此,記者采訪了參與組織能效領跑者活動的相關人士。
產品由10個增加到14個
在今年的能效領跑者名單上,新增了磷酸一銨產品。在傳統法磷酸一銨生產企業中,貴陽中化開磷化肥有限公司、云南弘祥化工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環分公司位列能效標桿企業前三,其噸P2O5綜合能耗分別為210千克標準煤、236千克標準煤和263千克標準煤;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貴陽中化開磷化肥有限公司則分別以204千克標準煤和217千克標準煤的噸P2O5綜合能耗,位列料漿法磷酸一銨能效標桿企業的前兩位。
圖為中國石化茂名分公司職工對乙烯裝置的設備進行優化操作。 (柯裕清 攝)
“在全國的磷酸一銨生產企業中,采用料漿法的企業產能占比較小,因此,這次我們只選出2家上榜企業。”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節能與低碳發展處處長李永亮解釋說。
同樣只有2家企業上榜能效領跑者名單的,還有新增的炭黑行業。蘇州寶化炭黑有限公司以1955千克標準煤的噸炭黑綜合能耗位列榜首;江西黑貓炭黑股份有限公司排在其后,噸炭黑綜合能耗為2070千克標準煤。“炭黑行業也只上榜兩家,則是因為第三名與前兩名在能耗上差距太大,不足以成為標桿企業。”李永亮說。
而在今年新增的原油加工行業中,中石化旗下企業則包攬了能效標桿企業的前三名,依次為中國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化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化茂名分公司,其單位能量因數耗能分別為6.87、7.02、7.76千克標油/噸·因數。
李永亮解釋說,原油加工的前三名都在中石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跟加工原油的質量有關,二是跟裝置的新老程度有關。
圖為韓城黑貓炭黑有限責任公司廠區。(企業 供圖)
在中石化煉油事業部優化處高級工程師謝曉華看來,中石化包攬原油加工能效標桿企業的前三名十分正常。“青島煉化和海南煉化是中石化近年來新建企業的代表,裝置集成度高,上游裝置產品直接用作下游裝置原料,一體化的設計使裝置余熱均得到充分利用;茂名石化則是老企業改造的代表,裝置進行了多輪節能改造,包括熱供料、變頻節電、葉輪切削降低機泵過剩揚程等。”謝曉華告訴記者,3家企業能夠同時上榜對中石化的意義重大,有助于進一步推動中石化其他企業的比學趕超,推動提高行業的整體能效水平。
今年新增的產品還有乙烯。中石化旗下企業同樣占據了標桿企業的前兩位,分別是噸乙烯綜合能耗為534千克標準油的中國石化茂名分公司和噸乙烯綜合能耗為544千克標準油的中國石化鎮海分公司。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年產能為102.5萬噸的乙烯裝置排名第三,噸乙烯綜合能耗為555千克標準油。
對此,李永亮解釋說:“有的企業可能總體能耗較高,但如果其某套新裝置的能耗較低,我們就單獨考核,因為這同樣值得同行業其他企業學習,促進新裝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能耗總量占比大是主因
對于增加這4個產品(行業)的原因,李永亮表示,主要是這幾個產品(行業)的總能耗或單位能耗比較大,加入這幾種產品(行業)可以大幅提高能效領跑者制度覆蓋的產品能耗總量的占比,擴大發布產品的覆蓋面。2012年發布的14個產品能耗量占全行業總能耗的比重上升到48%左右,較2011年的10個產品32%的占比有了較大幅度提高。“比如原油加工和乙烯的能耗量占比就很大,能占到行業總能耗的12%~13%,業內都比較關注。”
圖為貴陽中化開磷化肥有限公司準備發運的磷銨產品。(陳渤水 攝)
根據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編制的《2012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進展報告》,石油加工及石油制品的能源消費量已經從2007年的6455.9萬噸標準煤,上升到了2011年的9006.86萬噸標準煤。
乙烯作為石油化工行業的耗能大戶,節能降耗的成效將直接影響企業效益總體目標的實現。據了解,每生產1噸乙烯約需3.2噸石油烴,其中18%左右為加工過程提供能源而消耗。
磷酸一銨行業的能耗總量也不小。中國磷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小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推出磷酸一銨參與能效領跑者測評體系,一是因為磷酸一銨的生產企業多,產能也大,每年1500萬~1600萬噸的產能比磷酸二銨都多,能耗總量也較大;二是磷酸一銨生產企業中民營企業較多,而且布局分散,不像生產磷酸二銨的企業集中度高,所以希望通過參與能效領跑者活動,能夠有助于降低整個行業的耗能量。”
圖為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原云天化富瑞分公司)二期年產60萬噸磷酸二銨裝置。 (李文潔 攝)
“選擇炭黑,也是因為這個行業的總能耗比較大,能占到整個石化行業總能耗的2%,也是比較大的行業。而且炭黑的單位產品能耗也比較高,1噸炭黑大約消耗2.6噸標準煤。”李永亮如是說。
標準出臺具備統計基礎
既然能耗量占比大,那為何去年不加入這4個產品(行業)?李永亮告訴記者:“這是因為一些產品(行業)到現在才具備參與能效領跑者制度的基礎。比如,原油加工和乙烯的能耗數據我們去年就從兩大石油公司征集了,但沒對外公布。因為計算方法不一樣,征集的數據不具可比性,而今年按照統一的計算標準,因此參與能效領跑者制度具有可行性了。炭黑和磷酸一銨兩個行業則是因為在去年年底國家發布了《炭黑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和《磷酸一銨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兩項國標,能耗數據統計有了基礎。”
為此,記者查閱了去年年底發布的《炭黑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此項標準明確定義,炭黑生產企業綜合能耗為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和附屬生產系統的綜合能耗總和,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則是炭黑生產企業綜合能耗除以炭黑產量所得值。對于“油—油”和“油—氣”不同的生產工藝,標準也有明確的能耗計算方法。標準還規定了炭黑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的限定值、準入值和先進值,分別為2.45、2.36 和2.15噸標準煤/噸。
《磷酸一銨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也是如此,不僅規定了生產固體磷酸一銨肥料單位產品的能源消耗限額的技術要求和計算方法,指明磷酸一銨產品能源消耗量應包括磷酸和磷酸一銨生產界區內實際消耗的一次能源量和二次能源量,以及未包括在磷酸和磷酸一銨生產界區內按消耗比例法或產值分配法分攤到磷酸一銨產品中的輔助生產系統、附屬生產系統的能源消耗量和損失量,還根據磷酸一銨不同的生產工藝、不同的產品類型,給出了新建裝置單位產品能耗準入值和現有裝置單位產品能耗限額,讓以硫酸、磷礦、氨為原料,采用二水法、半水法、半水—二水法工藝生產磷酸,及采用傳統法、料漿法工藝生產磷酸一銨的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的計算方法有標準可依。
而為了統一計算方法,原油加工企業的用能水平采用了單位能量因數能耗來表征。“國內原油加工能耗評價指標有兩項,原油加工綜合能耗和單位能量因數能耗。原油加工綜合能耗指統計報告期內,原油加工生產所消耗的各種能源及耗能工質實物量,按規定的計算方法折算為標準油后的總和與原油及外購原料油加工量之和的比值。這是一個用能總量的概念,與裝置加工流程、產品結構和產品質量相關,與原油性質、外購原料油種類、比例、氫氣是否外購等直接相關,不能表征企業的用能水平。而單位能量因數能耗消除了裝置加工流程的影響,比煉油綜合能耗更能體現企業的用能水平。” 謝曉華說。
據介紹,單位能量因數能耗指同一統計報告期內,原油加工單位綜合能耗與原油加工能量因數的比值。而所謂原油加工能量因數,則是指原油加工生產裝置能量因數、儲運系統能量因數、污水處理場能量因數、熱力損失能量因數、輸變電損失能量因數、其他輔助系統能量因數之和與溫度校正因子的乘積。
明年產品指標有望擴容
“去年磷酸二銨這個產品在參與能效領跑者活動后,行業取得了不錯的節能效果,在業內影響很大。企業都以上榜企業為榜樣,努力降低自己的能耗。”徐小軍說。
能效領跑者制度能有如此的影響和積極作用,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的產品(行業)加入其中?“我們也希望明年能有更多的產品(行業)加入能效領跑者的測評體系,讓能耗占比超過50%。”李永亮說。
石化行業內產品眾多,哪些又能夠加入明年的能效領跑者測評體系呢?李永亮表示,同今年新加入的4個產品(行業)一樣,其一,必須是高能耗產品,單位能耗比較高,能耗總量也比較高,這是主要參考標準。明年有可能加入鈦白粉,這個行業的能耗總量占比超過1%以上,也算是能耗總量比較高的一個行業。其二,要看行業是否具備統計基礎。如果某些行業沒有進行過能耗的統計,就很難開展這項工作,加入能效領跑者制度也沒有連續性,對行業指導意義不大。“比如PTA,能耗總量也超過1%了,但統計基礎比較薄弱,所以現在還無法加入能效領跑者制度。”李永亮說。
李永亮還告訴記者:“除了產品的擴容,我們還希望考核指標能夠擴容。目前的2個考核指標中,主要看綜合能耗,電耗只是個參考指標。但對于考核企業肯定是能耗指標越詳細越好。比如合成氨行業,明年可以考慮加入煤氣化工序的能耗指標。因為煤氣化工序合成氨可以用,煤制甲醇也會用,其他很多煤化工產品都會有這道工序。如果加入這個工序的能耗指標,可以在很多行業中進行比較。”
李永亮同時表示,加入能耗考核指標,是根據每個行業的特點,不是說所有的產品行業都需要細化指標。
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副理事長方曉驊認為,如果明年指標更細化的話,可以加入水耗指標、蒸汽汽耗指標等,因為這些都屬于能耗范圍內,可以更全面地考量產品(行業)的耗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