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7月5日訊,即將建成投用的天然氣輸配工程,標志著溫州能源結構的重大調整。7月4日下午,溫州市公用集團燃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湯燕剛接受專訪,一一解讀天然氣價格、性能、輸配工程進展等市民關注的六大熱點問題。
“天然氣轉換后的銷售價格,需根據市發改委批準的標準執行。”湯燕剛說,可以明確的是天然氣價格將比液化石油氣更加穩定、經濟,產生同等熱值的費用預計可比液化石油氣節省大約三分之一,“一戶普通人家每年液化石油氣用量大約在70立方米,需要支出1225元,換成天然氣的話每年能省下400多元。”
年供氣量能滿足市場需求嗎?
“東海麗水36-1氣田將于年內向溫州市區供氣,成為溫州市第一路提供到位的氣源,年供氣量3億立方米。”湯燕剛說:“目前市區每年的管道液化石油氣使用量僅相當于4000萬立方米天然氣的熱值,不過3億立方米天然氣中過半以上會被供應給發電廠。”
目前,為迎接天然氣登陸溫州,市區東向門站、惠民調壓站、站西調壓站、甌海大道高壓中壓管線等主要基建工程大多已接近尾聲,即將進入設備調試階段。
改用天然氣后要更換灶具嗎?
由于管道天然氣與管道液化石油氣的燃燒特性不同,現有管道液化石油氣用戶使用的燃氣器具,需要經燃氣噴嘴更換等改造或者更新后,才能使用天然氣。
目前,市區家庭用戶以使用液化石油氣為主,其中由市公用集團燃氣有限公司提供管道燃氣的用戶有12.5萬戶,分布在鹿城區和甌海區。這部分居民用戶燃氣灶具的改造,由市公用集團組織委托有資質的灶具專業單位負責,每戶限免費改造一灶。除此之外的燃器具,由居民用戶委托灶具專業單位有償改造。
需要提醒的是,沒有熄火保護裝置的灶具,直排式燃氣淋浴器,超過8年使用年限、存在泄漏等極大安全隱患的燃氣具等,必須更新為符合天然氣使用要求的燃器具,費用按照改造用戶的相應標準予以同等額度的補貼。
要改裝居民都需要做些什么?
市區天然氣轉換工作將于天然氣到溫后啟動,采取分區轉換的方法逐步實施。具體轉換區域、范圍、時間、注意事項等,市公用集團將提前15日通知燃氣用戶。
“轉換當天,工作人員會到用戶家中抄表,并對灶具、熱水器、調壓器進行改造和調試,燃氣用戶必須留人在家予以配合,整個過程在半小時以內。”湯燕剛說,用沒有完成轉換的燃器具燃燒天然氣可能存在危險,嚴禁使用。
市區500余公里燃氣管網、供氣樓幢4200余幢、18.5萬管道燃氣用戶(含舊有小區改造6萬戶)燃器具(每戶一臺灶具一臺燃氣熱水器)的天然氣轉換工作將在下半年起分批次改造。
單位用戶和居民用戶價格一樣嗎?
除了進入普通市民家,天然氣同樣將向企業提供更加節能和經濟的能源選擇。“不過在氣源轉換過程中,我們會根據‘先居民后公建(非居民)’的基本原則進行。”湯燕剛說,非居民用戶需配合燃氣公司在居民用戶氣源轉換工作啟動前完成管道設施改造工作,并承擔相關費用。
對于非居民天然氣的價格,湯燕剛表示將在居民使用價格的基礎上有所上浮,不過較現有非居民液化石油氣在價格上仍可節省約三分之一。
老住宅區管道改造住戶要出錢嗎?
根據初期排查,市區現使用罐裝液化石油氣的老住宅區中,包括新橋住宅區、新橋頭住宅區等小區,共計約6萬戶適合改造通入管道燃氣。根據省物價局《關于進一步規范管道燃氣設施預埋和改造收費的通知》,改造費用由住戶承擔,每戶改裝預埋費2000元,這筆費用由燃氣公司先期投入,完成后再向住戶收取。
“目前已經向我們申請并進場施工的有橋兒頭各組團、黎明僑村、溫迪錦園等舊小區約3000戶居民,占改造總數的5%。”湯燕剛說,進展不快的主要原因是市民沒有切身體會到天然氣的優越性,仍持觀望態度,此外部分街道和社區物業將這項重點民生工程誤解為企業市場行為,以致個別小區提出收取進場費、配套費或贊助費等要求。
“根據外地的經驗,由于天然氣的諸多優勢,在天然氣來溫后,這些舊小區將會出現踴躍報裝、集中申請用氣的擁堵局面。”湯燕剛建議符合條件的小區盡早向燃氣公司提出改造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