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研發的冷氫化技術,實現了對多晶硅生產的副產物四氯化硅進行循環回收利用。此項技術的實施,不僅消除了產品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并可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品質量,成功解決了制約我國多晶硅行業發展的四氯化硅轉化技術難題,打破了國外對這一工藝的壟斷。
據了解,生產1公斤多晶硅會產生13~16公斤四氯化硅,而廢棄的四氯化硅所產生的氯化氫氣體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如何處理這些大量囤積又無用的四氯化硅,成為國內多晶硅企業頭疼的問題。
新能源分公司科研團隊不斷攻關,通過對引進的氫化爐硅粉給料系統及流化床反應器進行優化改造,使系統實現了長期、高效、連續、穩定運行。系統將四氯化硅轉化成多晶硅生產的中間產品三氯氫硅,解決了四氯化硅大規模無害化處理的技術難題,實現了循環利用。
同時,由于這一裝置的技術先進,以往在多晶硅生產成本中占較大比重的電力成本也可大幅降低,耗電量從以前的每噸4500千瓦時,降低為每噸800千瓦時,每噸節約成本約3.4萬元,有效提高了產品競爭力。
一直以來,多晶硅生產的新技術被國外企業壟斷。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自主研發的技術獲得國家級專利,設計完成了新型的三氯氫硅純度評價裝置。通過對多晶硅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控制,有效提高了電子級多晶硅產量,進一步填補了國家技術空白。去年以來,新能源分公司已成功運用相關技術生產高純多晶硅2000噸,每年節約生產成本8500萬元。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