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進口光伏電池片反傾銷訴訟案已經使得印度國內清潔技術產業分成兩大“陣營”,光伏發電商與其國內光伏電池制造商因此爭論不休。
據Solarzoom報道,光伏發電商反對向進口光伏電池征收任何反傾銷稅,他們聲稱此舉將推高光伏成本,而印度國內電池片制造商稱,反傾銷總局(DirectorateGeneralofAnti-Dumping,DGAD)經過調查發現,已有初步證據表明傾銷進口產品的確對國內產業造成了損害。
上周四,由印度商務部官員主持并召開了首次反傾銷聽證會。包括三位原告以及12名來自美國、中國、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的被告等100多人出席了聽證會。其余則是“受到傾銷影響”的成員,其中包括光伏項目開發商、EPC承包商、玻璃制造商和電纜制造商。
WelspunEnergy首席執行官VineetMittal表示,印度光伏產業剛剛興起,他們投資了陳舊的技術。我們還需要等待3到4年時間,印度國內光伏制造產業才會成熟起來,其技術也將具備競爭力。這對于印度光伏產業而言將是一次重大的變革。
過去三年以來,光伏成本已經逐漸從17.50盧比降至平均每千瓦時7盧比。項目開發商們將之歸因于廉價進口光伏電池成本的下滑。
AzurePower首席執行官InderpreetWadhwa表示,進口光伏產品對于帶動印度光伏成本下降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而另一家光伏項目開發商表示,實際上,印度40多家光伏電池及組件制造商中只有三家申請啟動反傾銷調查。
然而,僅有一名原告聲稱,已有足夠的證明表明美國、中國、臺灣和馬來西亞存在傾銷光伏電池的行為。
印度國內電池片制造商們得到了玻璃制造商的支持。“我們向大約90%的國內晶體硅光伏組件制造商供應玻璃,并且對于這一情況表示深深擔憂,”BorosilGlassWorks副主席PradeepKheruka表示:“如果國內產業已經陷入生存困境,那么我們的業務也將面臨挑戰?!?/p>
由于國內制造商與光伏電池和組件進口商之間的爭端,印度雄心勃勃的國家太陽能任務第二階段已經處于擱置狀態。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