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飽受產能過剩困擾的有機硅行業似正迎來轉機。
從今年5月底開始,該行業迎來一波漲價潮,涉及DMC、生膠、107膠,至7月26日上述三個產品的價格已較去年同期明顯上漲。對于這輪漲價的原因,業內人士多認為是拜草甘膦環保核查所賜。
記者注意到,目前兩市有多家上市公司擁有有機硅業務,其中藍星新材(600299,收盤價4.57元)、新安股份(600596,收盤價14.50元)該業務收入占比較高。
新安股份有機硅產能居首
數據顯示,去年8月中旬至12月,107膠報價出現一輪上漲,而經過半年多調整后,今年6月初107膠重拾升勢,從最低點1.75萬元/噸逐級上漲至1.85萬噸/年,漲幅為5.8%。
資料顯示,107膠是有機硅基礎聚合物的一種,主要用來生產室溫膠其中建筑行業用量最大,約占硅橡膠總用量的53%。
有機硅分析師郭鵑對記者表示,房地產行業向來有“金九銀十”的說法,在此期間室溫膠的用量最多,107膠一般會漲價,而其他時間行情會比較低迷。因此,5~8月本應是107膠消費淡季。
相較于107膠,5月有機硅行業中的DMC、生膠就已上漲,且漲幅更可觀。資料顯示,生膠屬于高溫膠,主要用于生產導電按鍵等產品,并最終用在電視機遙控器、手機、電腦鍵盤上;DMC則是中間體,通過它可以生產107膠、生膠。硅寶科技(300019,收盤價9.00元)、回天膠業(300041,收盤價10.16元)須采購107膠、生膠,原料漲價無疑令其成本壓力陡增。
目前兩市多家上市公司擁有有機硅業務,論單體產能,正計劃收購宏達新材生產裝置的新安股份暫居榜首;藍星新材退居次席;三友化工(600409,收盤價4.10元)、興發集團(600141,收盤價11.50元)、魯西化工(000830,收盤價3.71元)則緊隨其后。論收入,2010、2011年,新安股份的有機硅曾一度超過農藥居首。
業內人士:上漲可持續
只是有機硅行業一直飽受產能過剩困擾,投資者不免擔心這輪漲價或不能持續太久,要打消這種顧慮便要弄清楚漲價原因。
恒業成銷售部的陳先生認為,有機硅漲價根本原因在于原料氯甲烷供應緊張。
有機硅分析師周潔指出:“國內各有機硅廠家也配套了氯甲烷裝置,但當初上項目時候很少有上夠的。據我了解,前期道康寧出問題的也是氯甲烷裝置,在此期間他們就曾向外大量采購氯甲烷。”
展望后市,上述人士皆樂觀認為有機硅相關產品價格還要上漲,但同時提醒投資者注意后續新增產能的釋放情況。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