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武漢80萬噸乙烯項目”即將全面投產,作為中國石化“十一五”重點工程,被我省列為“一號”工程,總投資165.63億元,于2007年12月18日正式奠基,今年6月23日開始主體裝置倒開車。該項目投產后將填補我國中部地區沒有“大乙烯”的空白,也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助推大武漢及中部崛起。全面投產后,每年將為市場提供20余種、230萬噸的石化產品,按照1:6的帶動效應,至少可帶動下游1300億元產業產值。
武漢東北角,大江回環,中部化工新引擎——武漢化工新城正在崛起。
沌口的“汽車城”、青山的“鋼鐵城”和光谷的“科技城”,是武漢現代制造業的三大增長極。以80萬噸乙烯項目為核心,正在崛起一座化工新城。專家認為,武漢化工新城將成為這三極之后現代制造業的第四極,助推大武漢崛起。
工作人員段瑞科說,乙烯作為原料并不對外銷售,會用來生產聚乙烯、環氧乙烷、二氯乙烷等20多種石化產品,這些產品一部分賣給園區里的企業,更多地將賣到湖北、湖南、重慶等中部地區,那里的企業用這些石化產品再生產出日常生活用品。
據了解,目前化工新區正在積極打造環氧乙烷、碳五、碳九三大產業鏈,構筑石油化工產業、化工物流產業等5大產業集群,力爭“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三大產業鏈,建成一個200億元企業和三個100億元產業集群,再加上武漢石化800萬噸/年的煉油項目,將成為武漢又一個過千億元產業板塊。
新建成的武漢化工新城由兩大產業組團組成:北湖產業組團占地20余平方公里,將依托大型乙烯項目和武漢石化廠,以現有白滸山深水港和武(漢)大(冶)鐵路為基礎,重點發展乙烯及關聯產業,形成以塑料、聚酯產品為主的化工產業和化工物流業集群;左嶺組團則以武漢葛店化工集團為龍頭,以無機鹽類化工產品為主,吸納分散在武漢三鎮的幾十家化工企業來此辦廠。
湖北是全國重要的化纖、塑料、精細化工制造大省,但目前省內化工企業只有幾十萬噸的加工量,大量原料都引自沿海城市。建成后的武漢化工新城,有望成為全國最大塑料制品供應基地。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