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6%,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同比增長11.8%。464種產品中有325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化工產品在產量、產值實現增長的同時,價格卻有所下滑,1-5月全行業價格總水平跌幅2.7%。
上半年,化工行業整體復蘇偏弱,既有整體經濟增速放緩、需求減弱的外部原因,也存在庫存上升等內部因素。究竟化工產品產量增、價格跌表現在哪些方面?具體原因是什么?下半年行業發展將呈現怎樣的走勢?記者采訪了相關業內人士,對此進行了分析解讀。
需求減弱產量反增
今年上半年,能源類產品產量增速不斷加快。1-3月,全國原油天然氣總產量(油當量)同比增長3.6%;1-4月,全國原油天然氣總產量(油當量)同比增長4.2%,比1-3月加快0.6個百分點;而1-5月,全國原油天然氣總產量(油氣當量)同比增長4.5%,比1-4月繼續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天然氣產量增幅更是突出。4月,天然氣產量92.1億立方米,增幅12.8%,同比加快4.2個百分點;而到了5月,天然氣產量88.8億立方米,增幅11.1%,繼續較快增長。
“這是因為按熱能價格比,天然氣是最低的,除了本行業,一些民用、建材行業都加大了天然氣的使用比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祝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數據顯示,1-5月,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672.1億立方米,同比增幅17.8%,比1-4月加快3.8個百分點,占石油天然氣表觀消費總當量的22.6%。
同樣,主要化工產品的產量在今年上半年也不斷增加,但增幅卻有所減緩。5月,全國乙烯產量133.2萬噸,同比增長5.2%;純苯產量62.5萬噸,增幅6.1%;涂料產量110.5萬噸,增長3.4%;硫酸產量669.0萬噸,增幅4.6%;燒堿產量241.3萬噸,增長4.7%;電石產量184.4萬噸,增長11.1%;合成樹脂192.2萬噸,增長12.1%;合成纖維單體產量220.3萬噸,增長29.1%;合成橡膠產量31.7萬噸,下降1.1%;輪胎外胎產量8374.3萬條,增長8.1%。1-5月,全國主要化學品總量增幅約6.3%,比1-4月回落0.8個百分點。
祝昉解釋說,這是因為今年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特別是交通運輸、基礎建設等很多工程都在逐步進行收尾,很多大宗投資也減少了,所以基礎原材料等一些大宗產品的需求都減少了。“在沒有出現明顯刺激的情況下,現在的市場容量已基本趨穩了。”
2013年6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0.1%,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進口、積壓訂單、采購量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等指數均有所回落。5月份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制品業、塑料制品業PPI指數(去年基數為100)分別是95.47%、94.95%、96.59%和99.32%,行業仍處于弱復蘇階段。
分析師張明認為,化工市場運行阻力主要來自于供需矛盾,上半年市場需求呈現“過早啟動、后勁不足”的特點,春節期間中下游企業提早備貨,卻未能照常迎來春季行情,至6月份普遍陷入全產業鏈清淡的境地。另外,國際市場行情也極度低迷,無法提振國內市場,即便純堿、尿素等產品打破去年同期出口量紀錄,這也是生產企業在大幅犧牲利潤的基礎上為減輕庫存壓力的無奈之舉。
1-5月,國內主要有機化學原料表觀消費量同比增幅約4.7%,比1-4月回落0.8個百分點;主要無機化學原料表觀消費量增長約6.4%,比1-5月減緩1.5個百分點。前5月合成材料表觀消費量同比增幅約1.6%,比前4月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合成樹脂表觀消費量3350.5萬噸,同比增長5.2%;合成橡膠表觀消費量218萬噸,增幅6.7%;合成纖維單體表觀消費量1486.7萬噸,降幅5.8%。合成材料市場需求總體上依然疲軟。
既然外部需求減緩,為何業內企業并未減產,反而是在增加產量?祝昉分析認為,導致這一情況出現的因素有很多,有的企業是怕停產后工人流失;有的則是地方政府為了維穩,要求企業必須開車;更多的則是企業怕自己失去了市場份額,自己停產了別人不停,以后市場情況好了,市場情況好了,市場就被別人占了。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