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石化產業總是被冠上高污染的帽子,惠州大亞灣區卻提出打造生態型石化基地的口號。大亞灣區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黃偉才近日表示,發展石化產業、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是大亞灣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的重要使命,不過大亞灣可以通過加強安全保障和生態環保建設,發展綠色石化產業,使世界級生態型石化產業基地的建設和濱海新城的打造協調進行。
近日,惠州大亞灣國家級開發區出臺《大亞灣區世界級生態型石化產業基地發展計劃》,提出到2017年石化產業總產值達2700億元,規模進入世界30強行列,到2020年石化產業總產值達3200億元以上,進入世界石化行業10強行列的發展目標。
目前,位于大亞灣石化區的中海油惠煉二期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建設。據大亞灣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于今年7月上旬動工開建,建成后將是大亞灣區繼中海油惠煉一期和中海殼牌之后的又一個大項目。
上述《計劃》指出,大亞灣區要突出抓好龍頭項目建設,加快惠煉二期項目建設進度,爭取2016年建成投產,進一步壯大石化上游規模。此外,還要著力推進中卡LPG制烯烴項目報批,加大土地開發力度,保障項目用地需求,爭取2016年獲得國家批準,2020年建成投產;并盡早謀劃惠煉三期項目,實現大亞灣石化區遠景規劃目標。
石化產業要做大做強,離不開中下游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下游高附加值精細化工。根據《計劃》,大亞灣將在繼續做大做強上游煉油產業的基礎上,充分挖掘中海殼牌、中海煉化、中卡烯烴項目的龍頭帶動作用和原材料隔墻供應優勢,加快精細化工園區建設。引進一批高質量的中下游配套項目,重點發展以精細化工為重點的石化中下游及關聯產業,延伸發展石化產業鏈,提高下游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品比重,進一步完善石化區產業鏈和產業一體化布局。
據介紹,大亞灣還鼓勵發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工產品;運用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發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生產環保型產品,盡可能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和能源消耗量,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動產業清潔低碳化發展。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