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穎在維修地震儀器。 |
作為儀器技術人員,就要為確保生產一線儀器的安全穩定著想。我們的價值就是要體現在為儀器保駕護航上。
工作嚴謹是必要的,大膽創新是必需的。創新不能盲目,必須有理論依據。
在東方物探裝備服務處儀器服務中心,提起技術服務部主任夏穎,大家這樣評價:他是探究地震儀器奧秘的高手、技術服務團隊的“領頭羊”。
9月3日,記者見到了這位高手。談起儀器,夏穎如數家珍,給記者上了一堂生動的儀器課。他談吐清晰,邏輯縝密,每說一個觀點,都會舉出一、二、三個事實來佐證。你問一個儀器問題,他會觸類旁通,給你舉出好幾個相關事例。他不僅對國內外高端地震儀器性能了如指掌,而且把目光瞄準世界各大裝備制造公司儀器研發現狀。
地震儀器是地震勘探作業數據采集鏈條中的關鍵一環,一旦出現故障,整個勘探生產就會癱瘓。
對儀器情有獨鐘的夏穎深知此理。從2001年7月大學畢業來儀器服務中心報到起,他就抱定一個信念:學就要學精,鉆就要鉆透,干就要干好。
夏穎的博學來自堅持不懈的學習。面對難懂的英文操作手冊,他憑著一股子鉆勁兒,每天晚上對著字典逐字逐句地翻譯,愣是將5本2400多頁的操作手冊整理出來。如今,夏穎能夠看懂法語資料,用英語流利地會話。靠勤奮和敬業,夏穎在年輕技術人員中脫穎而出,29歲就被聘為技術服務部主任。
技術服務部承擔著東方物探各類型地震儀器的技術保障任務,30多人的技術團隊擁有13名高級工程師。夏穎帶領這支技術團隊每年奔走于國內外各個探區,擔負起地震儀器維護保養任務。
有人把夏穎比作陀螺,在勘探現場忙個不停。他先后到塔里木、北疆、華北和長慶等國內各大探區進行技術支持,為地震隊解決技術難題。一次,夏穎正在新疆執行儀器維修任務,突然接到新任務:海上作業勘探儀器出現嚴重故障,需要立即維修。夏穎馬不停蹄地趕往工地,一頭扎進儀器車,用常規方法沒能解決問題,就在儀器軟件上動起腦筋,終于查明是儀器軟件累積性故障。他迅速排除故障,使儀器恢復了正常生產。
隨著東方物探國際市場領域的不斷拓展,夏穎和他的技術團隊又把技術服務觸角延伸到海外。在沙特,夏穎憑借嫻熟的儀器維修技術,對損壞的儀器主機數據庫進行修復,成功恢復了沙特S51項目儀器主機因故障丟失的1400余炮震源炮點位置和生產記錄信息,保障了項目采集質量。
這些年,夏穎帶領團隊堅持靠前技術支持,使SCORPION和ARIES儀器綜合自主維修率達到98%以上,SERCEL400系列儀器設備綜合自主維修率達到93%以上,元器件國產化替代達300多種。他曾70多次到各探區進行技術支持,解決的各類儀器問題不計其數。
夏穎帶領團隊緊密圍繞儀器技術保障方面的熱點、難點,持續攻關,先后組織和參加了5項公司級科研項目;積極做好地震儀器數據分析軟件的后續開發、推廣和應用工作,先后完成17項技術創新成果,為東方物探節約維修費用近千萬元。
夏穎主持和參與了多項行業、集團公司和東方物探技術標準的制訂和修訂工作。他完成了地震檢波器使用與維護、SERCEL400系列地震數據采集系統檢驗項目及技術指標等行業標準,完成了陸上地震數據采集系統的使用與維護等3項集團公司標準和G3i地震數據采集系統檢驗項目及技術指標等多項東方物探標準的制訂和修訂工作。
東方物探成功研發G3i儀器后,夏穎帶領團隊投身儀器性能完善和維修保障工作中。他組織編制了驗收測試技術方案,完成8臺G3i地震儀器主機的技術驗收工作。他深入各個工區跟蹤儀器使用情況,為完善儀器性能提出多項改進建議。兩次野外試驗報告,他撰寫了3萬多字,為儀器技術性能評估提供了準確數據。
2012年,夏穎被評為東方物探先鋒青年,技術服務部被評為東方物探科技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