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已籌建5年之久的臺州煉化一體化項目面臨擱置,“原因或是中石油高層被調查、失去政治支持所造成,同時項目也受到當地居民反對。”
臺州煉化一體化項目是2008年中石油、殼牌與卡塔爾石油三方計劃共同投資800億元建設的大型石化項目。它包括2000萬噸/年煉油能力、120萬噸/年乙烯產能等一系列石化產能,是中石油深入華東石化市場重要的橋頭堡。
該項目籌建消息曝光后,即遭到中石化及臺州民眾的強烈阻擊,至2012年合資三方才正式簽署了合資原則協議。
對于項目遭擱置的消息,臺州市府官員堅決否認;殼牌中國集團表示項目可行性研究還在進行中;中石油方面則表示對市場傳聞不予回應。
有中石化浙江人士坦言:“中國煉油產能過剩已成不爭事實,中石油又面臨縮減開支的壓力,(現在中石油)放棄這個項目我絲毫不奇怪。”
他指出,臺州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設運營成本已遠遠超出最初的預期,而國內成品油、特別是柴油市場已有供大于求現象,“僅從利潤回報角度,誰會投資呢?”
臺州石化項目難產
根據中石油的規劃,項目總投資800億元,由中石油、殼牌、卡塔爾石油將按51:24.5:24.5的比例共同投資。“油源來自卡塔爾石油和殼牌在卡塔爾份額油”。項目投產后,將具備2000萬噸/年煉油能力和120萬噸/年乙烯產能,“并爭取在浙江擁有一個加油站終端網絡。”有知情者說。
浙江是中石化的傳統領地,2006年中石化決意加快對旗下鎮海煉化的改擴建規劃,計劃將鎮海煉化煉油產能由此前的2300萬噸/年擴展至3800萬—4300萬噸/年,并新建100萬—200萬噸/年乙烯產能。
“臺州項目是新建項目,征地、油源、股權占比等千頭萬緒都需三方股東協調,難度可想而知;相比之下,鎮海煉化的改擴建就容易許多。”上述知情人士回憶。
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鎮海煉化受惠于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中石化投資超過200億元,啟動鎮海煉化首座100萬噸/年乙烯產能建設,2010年該項目已正式投產。
此時,中石油與殼牌、卡塔爾石油還在進行艱難地合作細節協調。直至2012年1月,三方終于簽署了合資原則協議。
“有一家外方的拖拉勁兒,讓人無法忍受。”上述知情者無奈地說。然而,這時整個外部大環境已經發生巨變。
2007年,廈門105位全國政協委員聯署,反對在當地投資興建PX化工項目,隨之引發全國網民對PX等化工項目的熱議。
2012年當中石化啟動興建鎮海煉化改擴建工程(1500萬噸/煉油能力和第二座120萬噸/年乙烯產能)時,遭到項目所在地寧波鎮海區市民的群體反對;當年10月鎮海區政府宣布,項目還處在前期階段,下一步將充分聽取和吸納群眾對項目建設的意見建議。
這種情形下,中石油等再啟動臺州一體化項目將更加困難重重。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