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10月29日訊,10月25日,在中國總理李克強和蒙古國總理阿勒坦呼亞格見證下,中國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與蒙古國礦產部國務秘書吉格吉德在人民大會堂簽署雙方關于建設煤制氣項目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煤制天然氣較高的經濟性
與煤層氣相比,煤制天然氣在技術上更為成熟;同時,我國煤炭資源豐富,供應方面更有保障,更適合最先規模化發展。[]目前新獲“路條”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主要位于新疆、內蒙古等地,業主單位仍然以大型央企為主,煤制天然氣項目的逐漸獲批將使得煤制氣有望實現快速規模量產。
★市場需求促進行業發展
“十二五”末,天然氣需求約為2050億立方米,五年復合增長率約13%。通常將天然氣按不同用途分為城市燃氣、天然氣發電、化工用天然氣、工業燃料四個類別,[]經過測算,到2015年各部分需求分別為701、295、120、935億立方米。國產天然氣的供不應求以及煤制天然氣較進口LNG的經濟性打開了煤制天然氣的需求空間。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形成以國產氣為主,進口氣為輔的多氣源資源保障體系,與此相對應的管網建設規劃大致為:到2015年,[]我國將建成西三線、西四線、陜京三線、中衛-貴陽、中緬、中俄等17條天然氣管道,新建天然氣管道4.5萬公里,建成LNG接收站4座、儲氣庫11座。
屆時,將基本形成資源多元、調度靈活、供應穩定的全國性管網和油氣供應體系,天然氣管道將覆蓋全國31個省份,95%以上的地級市均通上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