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11月20日訊,據外電報道,中國首個深海天然氣項目預料將在明年初投產,這個造價達65億美元(約505.7億港元)的項目,由和黃(00013)旗下赫斯基能源負責營運及佔49%權益,其馀權益由中海油持有。這個項目稱荔灣項目,初期產量約為每天3億立方呎,當第二塊氣田投產后產量將增至3.5億立方英尺,第三塊氣田投產一年多后,將增至約5億立方英尺,并料產量將在2015年達到頂峰,屆時將佔內地天然氣供應量約4%。
報道指出,荔灣項目位于南中國海,在香港東南200英里,首批投產的將是位于4750英尺水深的九口鉆井,開採出的天然氣將流經兩段49英里長的管道進入淺水平臺,之后再經160英里長的管道運送至澳門與香港之間的沿海地區。這座重3萬噸、中國自主設計的鉆井平臺矗立在水深為230英尺的海域,所耗鋼材足以建造四座埃菲爾鐵塔,并可承受30英尺高海浪、時速超過100英里的大風。
同時,荔灣項目預期產出中,大部分以每百萬英國熱量單位11至13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中國企業,較當前亞洲銷售的液化天然氣(LNG)現貨市場價格低三分之一左右。
產量超過澳洲進口量
再者,預料該項目最終產量將達到中國國內天然氣總供應量約4%,供氣量有望超過目前來自澳洲的天然氣進口量。中國政府計劃到2020年使天然氣在總體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一倍至一成,從而擺脫對污染排放較為嚴重的煤炭的依賴,因為目前中國約三分之二的電力供應依靠煤炭。
近年中海油一直在努力研發海上石油開採技術,去年斥資151億美元(約1174.7億港元)收購了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收購后令中海油獲得尼克森在墨西哥灣使用的開採技術,墨西哥灣開採項目的水深遠遠超過荔灣項目,這些技術可用于未來的深水開發。同時,赫斯基能源和中海油亦與深水開採專業公司簽署了荔灣項目協作合同,其中包括意大利的Saipem SpA。
25海上區塊交合資公司
事實上,中國大力發展海上資源,上月中國政府將25個海上區塊交由合資公司開發。現時英國石油公司和雪佛龍公司等外資企業已經在中國南部海域進行深水開採。據美國能源情報署估計,在南中國海的海床之下可能蘊藏?190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和110億桶石油。但中海油毋須過分依靠外國合作伙伴之開採技術,因為該公司已經在巴西、西非和墨西哥灣地區投資了深水項目,具備豐富的開採經驗。
另一方面,中國努力利用陸上管道和油輪來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中國的海上LNG進口主要來自卡塔爾和澳洲,去年增加20%,今年前9個月增加23%。同時,中國公司也計劃從俄羅斯、北美和莫桑比克進口LNG。去年中國的陸上天然氣產量僅增長6.7%至107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