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日前,煤炭巨頭中煤能源、中國神華先后發布11月份經營數據。數據顯示,在兩家巨頭頻繁大幅漲價的11月,其煤炭銷量的確增長顯著,而在此前,兩家企業被質疑有意控制發運量以抬升價格。
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尚無數據可以證明兩家企業在有意控制發運量,近期需求回升導致有限的鐵路運力被大煤炭企業占有,中小企業“貨發不過去”。
神華、中煤上月銷量環比大增
中國神華11月份的經營數據顯示,當月煤炭銷售量達4930萬噸,同比增長17.9%,環比增長5.56%;產量2680萬噸,同比增長10.7%,但是與10月份產量環比減少了1.83%。
值得注意的是,神華集團11月的銷量僅次于9月份的5120萬噸,達到年內月度第二高值。上述經營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神華煤炭銷售量已經達到4.623億噸,同比增長12.1%,山西汾渭能源咨詢煤炭行業分析師曾浩預計,神華2013年的銷量將超過5億噸,約占全國煤炭銷售總量的1/8。
中煤能源11月份產銷量同比也迎來了增長,但幅度不大。11月份該公司煤炭銷售量為1507萬噸,同比增長1.6%,環比增加5.53%;11月份,商品煤產量為997萬噸,同比下降2.4%,環比下降3.76%。
據悉,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延續快速上漲勢頭,從2013年10月30日的537元/噸,到11月份最后一期指數(2013年11月27日)為576元/噸,漲幅達到近40元/噸。
與此同時,神華、中煤等巨頭頻繁大幅漲價已經成為當月業內關注的熱點。有觀點稱,此為大煤企在煤電談判前有意拉高價格,為新一年度煤電談判增加籌碼;另有市場聲音認為,大煤企在有意控制發運量來拉升價格。
行業分析師曾浩向記者表示,“神華和中煤集團的銷量環比來看都是上升的,說明沒有存在減少發運量來操縱市場的行為。”
“沒有數據能證明他們(大煤企)的到港量是少的。”金銀島煤炭行業分析師蒲曉花亦向記者表示,從其整理的秦皇島港鐵路調入量來看,11月份調入量遠高于8~10月份。
不過,秦皇島煤炭網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從港口來看,11月份中煤能源的調進量確實有所減少,神華的調入量是增加的,不過“增幅不大,可能對部分煤種有惜售心理,在控制發運”。
優先發運權助力銷量大增
雖然目前沒有數據可以說明幾個大煤炭企業在11月份有意控制港口的發運量,不過記者從業內獲悉的消息稱,最近一段時間煤價飆升,中小煤企并未從中獲益,原因在于“拿不到運力”,而在港口發運量增多的亦多為大煤企。
“近期的需求大增導致鐵路運力被國有大集團占用了,他們有優先權,中小企業的貨發不過去?!痹葡蛴浾咄嘎?。
業內人士向記者坦承,煤炭運力目前是制約中小煤炭企業擴大銷量的關鍵因素。而中國神華在11月份銷量大增,亦與其有比較優越的鐵路運輸配套關系緊密。
作為我國至關重要的煤炭運輸通道,大秦鐵路11月份的煤炭運輸量也有了較大增長,達到3828.2萬噸,較10月份增加289.9萬噸,增幅達8.1%;1~11月,大秦鐵路共運輸煤炭40605.4萬噸,同比增長1954.8萬噸,增幅5.1%。
蒲曉花告訴記者,在煤價開始上揚時刻,“誰有運力誰就更有優勢。”另外,11月份中小型煤炭企業受鐵路運力制約的原因或于某些煤炭發出地的鐵路局人事調整有關,“其次就是有些企業目前已經完成了年度運力任務,開始有意縮減發運量。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