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免费-理论片国产-理论片久久-理论片毛片-日韩午夜-日韩午夜r电影在线观看

  • 全國

氯堿:力擴內需,多舉措消化過剩

   2013-12-23 中國化工報

300

  行業發展現狀


  現狀:
  ○ 氯堿行業已顯現產能過剩局面
  ○ 氧化鋁行業擴張帶動燒堿行業發展
  ○ 聚氯乙烯硬制品成為最主要的消費下游
  ○ 全國氯堿產業帶已逐漸形成
  ○ 氯堿企業集中度有待提高


  氯堿行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有關部門測算,1萬噸氯堿產品所帶動的一次性經濟產值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上。


  (一)我國氯堿行業供需狀況


  近年來,在經濟增長及投資拉動的綜合作用下,國內氯堿行業主要產品燒堿和聚氯乙烯產能快速增長,增幅明顯超過下游行業需求增長,已呈現出供應過剩的局面。


  截至2012年底,國內燒堿產能達到3736萬噸/年,產量2699萬噸,從2000~2012年,我國燒堿產能年均增長率達到13.7%,產量年均增長率約12.4%。2012年燒堿凈出口超過200萬噸,國內表觀消費量達到2492.3萬噸,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速為11.9%。近年來,為了滿足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原材料行業的產能增長迅速,燒堿下游氧化鋁行業擴張明顯,對燒堿行業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帶動作用。

 

 

 

圖為四川福華20萬噸/年燒堿裝置。 (彭燕 供圖)


  截至2012年底,國內聚氯乙烯產能達到2341萬噸/年,產量1318萬噸,從2000~2012年,我國聚氯乙烯產能年均增長率達到18.0%,產量年均增長率約15.3%。需求方面,2012年國內聚氯乙烯表觀消費量達到1373.4萬噸,年均增長率為11.2%。受房地產行業發展及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帶動,聚氯乙烯硬制品是我國聚氯乙烯最主要的消費下游,其中型材及門窗制品所占消費比例最大,管材及管件位居其次。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應用于型材、門窗及管材管件的量占到國內聚氯乙烯下游總使用量的54.5%。


  (二)我國氯堿行業產能分布狀況


  1.產業布局


  國內氯堿裝置產能主要集中在西北、華北地區,華東地區的燒堿裝置能力所占比重也相對較大。西北五省區產能集中度相對較高,單個企業平均裝置規模在30萬噸左右。華北和華東地區是傳統的氯堿生產地,該地區氯堿生產企業數量眾多,但單個企業規模相對較小。

 

 

  為淘汰落后產能,江蘇梅蘭化工有限公司大力提高生產裝置的科技水平,通過引進離子膜生產技術,淘汰了能耗高的隔膜堿生產裝置。圖為公司年產十八萬噸離子膜生產裝置。  (仲發貴 攝)


  東南部沿海地區是我國氯堿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依托下游產業的需求支撐和相對便利的對外貿易條件,有利于產品的消化;西部地區氯堿產業發展迅速,依托資源優勢建設大型化、一體化配套項目已成為西部地區氯堿產業發展的重要特點;以山東和河南為代表的中部地區,則在燒堿下游氧化鋁行業發展的帶動下,燒堿裝置能力增長較為明顯。東、西和中部地區不同成長路徑和發展特點的氯堿產業帶已逐漸形成。


  2.產業集中度


  2012年,全國燒堿生產企業共計185家,單個企業平均規模20.2萬噸/年,聚氯乙烯企業94家,單個企業平均規模在24.9萬噸/年的水平。隨著近年大型項目的投建,規模在30萬噸/年以上的氯堿企業數量正在逐漸增加。但與此同時,10萬~30萬噸/年的企業仍是國內燒堿和聚氯乙烯生產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裝置能力低于10萬噸/年的企業仍不在少數。氯堿企業集中度相對較低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觀。


  行業產能過剩狀況分析


  問題:
  ○ 供給增長相對過快
  ○ 地區產能分布不均
  ○ 產品結構較為單一
  ○ 上馬項目仍存盲目
  ○ 政府監管仍不到位


  (一)國內氯堿行業產能過剩現狀


  2012年底,燒堿和聚氯乙烯的行業平均開工率為72.2%和56.3%,國內氯堿行業已經出現產能過剩。

 
  ——供給增長過快,供需矛盾突出。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擴建燒堿和聚氯乙烯項目增長較快,產能增幅明顯。同時,下游行業的消費雖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勢頭,但增速明顯滯后于產能的增長。特別是自2003年以后,國內燒堿、聚氯乙烯表觀消費量的累計增量不足產能增長總量的一半。

 

 

  為確保冬季安全連續穩定生產,近日,內蒙古三聯化工公司展開重點裝置設備安全檢修大檢查工作。圖為該公司技術人員針對離子膜燒堿裝置系統展開安全聯鎖和陰陽極液體循環壓力調試檢修現場。(本報記者 呼躍軍 攝)


  ——產能區域性過剩,地區分布不平衡。目前,中西部地區已成為燒堿和聚氯乙烯的主要供應區域,而氯堿產品的主要消費區域則多集中在東部和南部地區。中部地區基本可以實現燒堿、聚氯乙烯產品的當地消化,西部地區的產品供應能力則遠高于東部地區存在的需求缺口。


  由于氯堿準入條件的要求以及資源能源供應成本的影響,東部地區的氯堿企業已不適宜發展電石法聚氯乙烯。隨著近兩年燒堿市場需求持續火爆,該區域新擴建燒堿產能不斷增長,配套建設的一些主要耗氯產品,例如甲烷氯化物、環氧氯丙烷、含氯芳烴等產品的產能都呈現了過剩跡象。西部地區的氯堿產能與當地煤炭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密切相關,以單純擴大規模為主的粗放式擴張導致西部地區也出現過剩的情況。


  ——產品結構相對單一,同質化競爭激烈。行業產能的結構性過剩也體現在產品品種單一。以聚氯乙烯為例,近年來新擴建項目生產的聚氯乙烯品種主要以SG-3、SG-5和SG-7通用型牌號為主,競爭較為激烈。國內一些企業通過自主研發,開發出多個聚氯乙烯樹脂新品種,但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國內氯堿行業產能過剩程度及趨勢預期


  按照2012年國內燒堿、聚氯乙烯供需情況進行測算,目前我國燒堿過剩裝置能力超過500萬噸/年,過剩率達到17.7%。聚氯乙烯過剩產能近700萬噸/年,過剩率達到42.1%。


  按照當前氯堿行業產能過剩的現狀,以2009~2012年三年間平均每年的消費量增長水平來測算,即使未來國內燒堿、聚氯乙烯產能不增加,消化目前累積的燒堿和聚氯乙烯過剩產能仍分別需要2.1年和5.2年。


  按照目前國內氯堿行業發展趨勢,預計到2015年,我國燒堿產能將達到4200萬噸,需求量(含國內消費和凈出口)大約為3225萬噸,聚氯乙烯產能將達到2710萬噸,國內下游需求量約在1635萬噸的水平。雖然現階段產能增速有所放緩,由于目前燒堿、聚氯乙烯產能基數較大,如不加以控制,至2015年,國內氯堿行業仍難以走出產能過剩的困局。


  (三)國內氯堿行業產能過剩成因分析


  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不完全統計,2005年至2012年間,超過150家企業新擴建了離子膜燒堿項目,同時配套建設了聚氯乙烯和相關耗氯產品項目。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我國氯堿行業產能過剩主要是由于政府、企業、市場幾方面共同所致。

 
  1.地方政府和企業上馬氯堿項目存在盲目性


  氯堿產品下游產業鏈長、可配套項目多,是各地區化工招商項目的重點,部分地方政府為了謀求經濟發展,忽視了區域的資源需求和企業經濟效益等問題,脫離當地實際條件推動項目建設。


  2.上馬項目主要以擴大規模和控制資源為誘因


  目前國內氯堿行業產能規模雖然較大,但企業數量過多,市場競爭仍顯混亂。以爭奪市場份額為目的的擴大規模造成新擴建項目爭相上馬。此外,新擴建大型氯堿項目,特別是電石法聚氯乙烯配套項目,依托資源優勢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將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客觀上可實現企業對當地資源能源的使用和控制。


  3.進入氯堿行業的技術壁壘越來越低


  我國氯堿工業已有8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工藝設計、裝備技術、人員培訓等方面較為成熟,行業技術壁壘較低。


  4.政府部門對準入條件執行監管不到位


  《氯堿(燒堿、聚氯乙烯)行業準入條件》已于2007年12月1日起實施,但國家有關部門對該政策的執行情況監管不到位,造成了部分區域氯堿項目重復建設現象嚴重。


  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建議


  建議:
  ○ 加大創新,推動行業進步
  ○ 適度鼓勵產能出口轉移
  ○ 兼并重組,鼓勵市場化運作
  ○ 淘汰落后產能,健全退出機制
  ○ 嚴格控制新增產能
  ○ 加大環保約束指標


  (一)創造和擴大國內需求,增加下游產業的消化能力


  1.加強自主創新,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建議國家對氧陰極電解技術、國產化離子膜技術以及低汞觸媒等先進技術給予政策扶持。針對當前國內氯堿行業存在的低端通用型號產品重復建設的問題,建議國家將聚氯乙烯專用樹脂、高附加值耗氯、耗堿新產品開發納入高新技術產品管理范圍,給予實質性扶持政策。


  2.充分利用貿易救濟措施,維持國內市場政策秩序


  通過反傾銷措施進一步保護國內產品,阻止國外低價貨源擾亂我國內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建議對于反傾銷類產品,在反傾銷措施實施后即將該涉案產品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最大程度上維護貿易救濟法令的嚴肅性。


  3.加強氯堿行業知識產權保護


  提高氯堿行業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建立健全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和創新的積極性。

 
  (二)采取措施鼓勵氯堿產品和產能的出口轉移


  1.實施合理的進出口政策,鼓勵產品出口


  建議對主要氯堿產品出口及原料進口給予合理政策支持。進一步提高PVC出口退稅稅率和給予燒堿一定的出口退稅稅率,取消原料乙烯、EDC、VCM進口關稅;繼續沿用取消海關監管手續費用的政策;對產品質量好、內部品控體系完備的氯堿企業出口燒堿實行免檢;對被海關評為A類信用等級的氯堿產品出口企業,實行最低查驗率。


  2.鼓勵國內企業向國外轉移產能


  建議國家進一步完善投資體制,落實企業境外投資自主權,進一步制定和完善財稅、金融、貿易等相關政策的配套。


  (三)鼓勵市場化運作,加快推進企業兼并重組


  盡快消除制約企業兼并重組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出臺在融資、稅收等多個層面的具體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同時,建議將環保、能耗、產業鏈配套等條件納入審核企業是否具備參與兼并重組條件的審核機制中,防止落后產能規避淘汰政策。


  (四)建立健全退出機制,淘汰落后產能及工藝


  1.建立安全、環保、能耗等多維度淘汰落后產能的管理體系


  建議國家以現行產業結構調整目錄、行業能耗標準、清潔生產標準等政策標準中的指標為依據,對在安全、環保、能耗等方面指標不達標的裝置予以限期整改甚至淘汰。


  ——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隔膜法燒堿(2015年)生產裝置;使用高汞催化劑的乙炔法聚氯乙烯生產裝置(2015年)”淘汰類產品的規定,限期淘汰。


  ——加強氯堿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按照《燒堿行業安全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對企業布局、裝置工藝及設施、液氯儲運要求嚴格準入。


  ——嚴格執行《燒堿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對現有裝置單位產品能耗限額限定值以及新建裝置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準入值的要求,對于能耗指標不達標的裝置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裝置進行淘汰。


  ——對2009年10月1日以后新建的燒堿和聚氯乙烯企業,要求盡快啟動清潔生產審核并達到二級以上水平。2009年10月1日以前建成投產的燒堿和聚氯乙烯企業,原則上在2年內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并達到二級以上水平。清潔生產水平不能達到二級以上的燒堿和聚氯乙烯企業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達標的,產能予以淘汰。

 
  2.加強我國電石法聚氯乙烯行業汞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推動力度


  為履行《有關汞的水俁公約》中承諾的“到2020年電石法聚氯乙烯單位產品用汞量在2010年基礎上減少50%”以及其他約束性的要求,應嚴格執行201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印發電石法聚氯乙烯行業汞污染綜合防治方案的通知》(工信部節[2010] 261號)和2011年環境保護部發布的《關于加強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及相關行業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發[2011] 4號)的相關要求。圍繞“減量化”和“無汞化”,分別采取“兩步走”路線,力爭在“十三五”中期實現公約2020年的管控目標,并在“十三五”末即2020年前后,無汞觸媒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行業無汞化。建議國家加大政府支持和推動的力度,制定適宜的優惠政策支持電石法聚氯乙烯產能退出;加大現有重金屬污染防治和清潔生產有關專項資金向電石法聚氯乙烯企業的傾斜,加大汞污染防治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大在低(固)汞觸媒后續研發等關鍵共性技術方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


  (五)采取有效措施嚴控新增產能


  1.補充修訂行業準入條件,并進一步嚴格執行監管


  全面修訂2007年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氯堿(燒堿、聚氯乙烯)行業準入條件》,強化對規模、區域布局、能耗標準等全方位的要求,同時補充對甲烷氯化物行業和聚氯乙烯糊樹脂的行業準入條件要求。


  加強對《氯堿(燒堿、聚氯乙烯)行業準入條件》執行情況的跟蹤和監管。對2007年12月1日以后準入條件正式實施后審批建設和投產項目,嚴格按照準入條件中規定的規模要求、能耗標準、安全評價標準、環境評價等要求進行審查。不符合“氯堿準入條件”的項目,要求限期整改,在達標前實施差別化的電價、稅收政策,促進行業的優勝劣汰。


  2.嚴格氯堿裝置準入,控制新增產能


  建議嚴格執行現行產業政策中涉及氯堿的準入門檻,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列為限制類(如:新建氯醇法環氧丙烷和皂化法環氧氯丙烷生產裝置、起始規模小于30萬噸/年的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新建燒堿裝置)和淘汰類(如:隔膜法燒堿生產裝置、使用高汞催化劑的乙炔法聚氯乙烯生產裝置)的項目,不予核準備案。


  (六)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目標,以碳排放、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約束指標為手段,實現對產能的動態調控


  盡快開展氯堿行業主要產品的碳排放核算研究工作,首先將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市新增和退出的燒堿和聚氯乙烯產能納入交易體系,探索氯堿產能新增和退出與碳交易市場的市場化運作機制。


  根據我國“十二五”規劃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對重點地區氯堿企業實施污染物排放權配額管理,探索建立排污權交易市場。利用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實現污染物排放權配額在企業間的交易,形成新增產能、退出產能、技術改造等不同方式的配額交易形式,確保區域內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控制。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六千萬噸特大型油氣田意味著什么 電都去哪兒了?——從用電量曲線看中國經濟活力
能源發展方向定調 構建全新能源體系 水資源短缺,威脅世界糧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躊不前,難在哪里 有人歡喜有人憂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說明  |  隱私政策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  工信部粵ICP備05102027號

粵公網安備 4404020200135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另类第一页 | 欧美成人aaaa免费高清 | 18gay丫男同志69 | 青青草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 在线另类 | 国产成年网站 |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草久久免费视频 | 午夜剧场免费体验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野战 | 手机看片国产欧美日韩高清 | 亚洲视频一 | 欧美不卡二区 | 一级毛片不收费 | 国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观看 |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 欧美黄色片 一级片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不卡 | 欧美国产日韩综合 | 91欧美在线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 | 天堂网www中文天堂在线 | h视频免费观看 | 深夜成人福利 | 操你啦在线 | 最新国产三级 | 欧美色爽 | 91短视频黄|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视频h在线| 人人做人人插 | 黄色毛片免费 | 天天干狠狠操 | 九九九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s乱码 |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 | 国产伦理精品 | 亚洲va老文色欧美黄大片人人 |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 欧美成人免费s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