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無論是華東地區石化行業逐步發展的點對點直銷模式,還是神華集團的網上競拍模式,都使國內塑料行業的傳統貿易方式面臨沖擊。這是考察團昨日走訪貿易企業和終端需求企業的最直觀感受。
在寧波波爾管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平介紹稱,公司主要生產以PVC、PPR以及HDPE等為原料的供給水管道和城市燃氣管道,原料主要為進口料,國內采購一般都是通過揚子石化等廠家直接進行。“目前國內石化企業普遍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銷售公司,很多銷售公司都是通過點對點的方式與需求企業對接,按照PP、PE出廠價格向企業報價。”張平說道。
受國內PP、PE市場競爭加劇和行業利潤下滑影響,考察團過去兩天走訪的鴻基石化、富德能源以及中石化鎮海煉化廠等企業均已采用點對點的銷售模式,市場游戲規則正悄然改變。這給處于中間環節的貿易企業帶來了明顯壓力。
“市場現狀逼迫貿易企業做出改變,傳統貿易的買賣銷售模式面臨挑戰,貿易商已經慢慢轉型為渠道商。”浙江巨雄進出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郝春民稱,隨著市場透明度的提高,大型石化企業點對點銷售模式的發展,使得中間貿易商的利潤空間愈來愈薄,貿易商同上游企業的議價能力在逐步轉弱。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由于近期PE市場銷售放緩,中石化華東銷售公司曾嘗試過掛牌銷售模式,但隨后取消了該模式。與此同時,神華集團的網上競價模式已經徹底顛覆了傳統塑料產品的銷售模式。記者在神華集團網上交易系統看到,該企業直接把待銷售的PE、PP產品標號、數量、競拍價格、交貨地和交貨日期公示,注冊客戶選擇不同的產品,僅需交付5%的定金就可以拿到貨源,并通過競價直接確定貨物的價格。
“上游石化企業強勢介入終端銷售體系,以及塑料電商模式的發展,逼迫貿易企業加快轉型。”郝春民表示。
據悉,隨著大商所塑料期貨品種體系的不斷完善,浙江當地一家大型塑料貿易企業今年已經開始了轉型之路,該企業已把業務重心由傳統的貿易向期貨套利、期現結合操作方面轉變,利用期貨工具加快轉型,從而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
“對于眾多的塑料貿易企業來說,受人才、體制等限制,要想徹底改變還不太現實。”郝春民認為,當前隨著貿易空間的縮小和對上游議價能力的降低,貿易企業只能依靠大量的中小型客戶形成需求規模化,然后再集中向石化企業提出價格要求,以此獲得一定的利潤空間。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