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于7月22日在官網上公布了今年1~6月“12369”環保舉報熱線群眾舉報案件處理情況。數據顯示,化工業占據污染行業之首,大氣污染仍然是群眾關注焦點。從舉報件的查處情況來看,絕大部分舉報件得到了妥善處理,但也有部分舉報件處理多次,仍未能徹底解決。
今年上半年,環保部共受理群眾舉報696件,較2013年同期下降了23%,其中涉及大氣的舉報558件、涉及水的220件、涉及噪聲的167件、涉及固體廢棄物的27件、涉及項目審批的2件。2014年1~6月舉報最多的行業是化工業,占受理總數的28.4%,其次是金屬冶煉加工(19.1%)和非金屬礦產加工業(11.8%),三者舉報量合計約占受理總數的六成。與2013年同期相比,化工、金屬冶煉加工和非金屬礦產加工業的舉報比例分別增長了5.7%、2.8%和2.9%。
從舉報量看,中東部地區舉報量有所下降,居前四位的省份是河南(85件)、山東(73件)、江蘇(58件)、河北(53件),四省舉報量之和占全國的38.6%。與2013年同期相比,河北、江蘇、山東三省舉報量降幅顯著,分別下降了64.7%、34.1%和29.1%。
在696件群眾舉報件中,目前已辦結474件,按期結案率100%。從舉報件的查處情況來看,絕大部分舉報件得到了妥善處理,群眾滿意程度較高,但也有部分舉報件處理多次,仍未能徹底解決,造成問題久拖不絕的原因有3個。一是區域規劃不合理,即工業區與居民區相互錯雜,還有一些地區是城市發展過快,沒有預先做好規劃,居民區逐步逼近乃至包圍企業,企業污染物不可避免地對群眾造成影響;二是環評要求未落實,特別是根據環評要求需要對周邊居民進行搬遷安置的,因為補償不到位等原因未能及時落實,群眾希望通過反映污染問題來推動搬遷進度;三是整改措施不及時、不到位。如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經濟開發區匯集了醫藥、農藥等多家企業,集中排放的廢氣對周邊居民造成很大影響,2009年至今歷經多次整改仍未能徹底消除污染。
下一步,針對群眾多次反映、污染問題始終未能消除的舉報件,環境保護部將加大處置力度,積極采取約談、督辦、區域限批等方式,推動污染問題的解決。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