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大宗商品期貨繼續下跌為主行情,多數商品下跌加速。油脂下跌最為明顯,其中菜油以3.66%跌幅領跌。粳稻以1.36%漲幅領漲。銀監會近日發文要求加強企業擔保圈貸款風險的防范和化解工作。14日進行300億元14天期正回購操作,央行公開市場周二進行了200億元14天期正回購操作,公開市場本周共有640億元正回購到期,據此計算,本周實現凈投放140億元,為過去三周以來首次單周凈投放。
煤化工產品方面:受房地產數據疲軟影響,煤焦期價再創新低,現貨市場弱穩運行,交投低迷。
化產方面,粗苯及其深加工產業鏈市場止跌企穩,由于近日幾次拍賣價格高于市場預期,粗苯市場維穩運行,14日山東地區現貨收盤穩定在7300-7350元/噸,成本支撐強力,加之石化企業價格穩定支撐,14日加氫苯、焦化苯企業報盤堅挺,江蘇地區現貨送到價格分別收在9150-9200元/噸和8600-8700元/噸,但下游需求相對偏弱,市場商談積極性不足,加之主要下游苯乙烯連續走跌影響,商家對后市仍持看空心態。
下游市場,順酐暫以穩定為主,但由于正丁烷法新增產能投放加速,商家對來自于市場內部的系統性風險普感憂慮,市場商談氣氛較為謹慎,14日江浙承兌收盤穩定在10600-10700元/噸。
化肥產品方面:由于今年二銨出口政策放寬,加上國際需求增加,中國二銨企業緊握出口契機,國內秋季供應量明顯減少。目前北方多地市場貨源緊缺,有價無貨,據了解,部分大廠表示8月20號以后才能往國內放貨,且主保核心老客戶。
主產區湖北64%二銨主流出廠報價2650-2700元/噸,華北、華東主流到站價2750-2800元/噸;貴州地區64%二銨北方預收到站報價2800-2850元/噸,云南地區北方預收到站價2900-3000元/噸。華北、華東地區前期64%二銨貨源出庫價2750-2900元/噸,西北地區前期64%二銨出庫價2850-2900元/噸,新疆地區前期貨源批價2900-3000元/噸,基層開始少量拿貨。
目前中國二銨企業出口仍在穩步進行,不斷增加的訂單量以及不斷小漲出口價格讓二銨企業出口“根本停不下來”。短期來看,出口緊鑼密鼓,秋季需求緊隨,二銨貨源緊張,秋季價格居高已成定局,復合肥走貨機會增加。
塑料產品方面:石化等生產企業新一輪降價政策,市場恐慌情緒所致,我國塑料行情延續下跌,據金銀島數據調查顯示,我國塑料指數下跌5點收于1530點,其中PE、PP分別下跌78、33點收于11913、11689點,相對而言,PVC、ABS、PS持穩為主。據業內人士反饋,煤制烯烴企業投放市場,對原有聚烯烴行業負面沖擊超出預期,市場悲觀情緒較為明顯,整體交投氣氛較為平淡。結合目前倒掛局面,石化仍以降價為主,預計近期塑料市場將以PE、PP產品為主,行情處于弱勢下探局面;中旬后期下旬,因部分石化檢修、減產及成本因素,存在止跌的可能性。
燃料油
本周四(8月14日),國際原油小幅走高,但成品油下調預期猶在,中下游購進仍顯謹慎多維持低庫存操作。地煉因資金緊張加之虧損壓力增大,開工率跌至31%的低谷。本周新加坡現貨基準價格大幅下行,進口燃料油成本走低,國內地煉詢價有所增加。據進口商了解,歐洲直餾油CIF貼水走低3-4美元/噸,國內地煉詢價增加,但實際成交仍顯清淡。主要是本月銀行信貸回抽導致部分煉廠資金短缺,一直活躍于燃料油市場的山東大新以及清源石化近期均因資金短缺而停止了進口燃料油貿易操作。
國產催化料,金銀島監測數據顯示,減壓蠟油主流成交在5900-5950元/噸;常壓渣油主流成交5100-5150元/噸,淡穩。山東區內減壓蠟油供應量大幅增加,而下游需求企業匯豐石化、萬通化工等因催化裝置處于停工,市場需求反而萎縮,山東減壓蠟油迫于成本壓力地煉報價淡穩。品質好的蠟油成交在6150元/噸,密度在0.95的蠟油成交在5500元/噸,蠟油因出油率差異價差也較大。
后市預測:國際原油價格小幅反彈,但成品油下調預期猶存,山東燃料油整體供過于求,下游需求因煉廠停工購進低迷,料后市成交繼續加大優惠。
甲醇
隨著西北甲醇裝置檢修集中、下游用戶補貨、人為推動等利好因素共振影響下,內地甲醇市場在7月底止跌企穩;進入8月第一周,山東地區率先反彈,主產區出貨逐步向好,寧夏寶豐臨時停車、陜北甲醇制烯烴裝置原料外采緩解寧夏及周邊企業銷售壓力;第二周,陜蒙、寧夏價格大幅上漲,周漲幅達80-110元/噸,銷售情況依舊樂觀。截止13日,內蒙企業主流出貨2120-2160元/噸,較7月底上漲60-90元/噸,多數企業停售;山東淄博、東營等地集中2530-2550元/噸,漲幅130元/噸左右;文安上漲140元/噸至2420元/噸(不帶票)。
目前西北甲醇裝置停車仍較集中,如內蒙新奧、內蒙東華、內蒙易高、寧夏寶豐、青海桂魯等裝置,涉及年產能達500萬噸,這部分裝置多數將在8月底及9月初恢復,在此之前內蒙、寧夏等地的供應量仍將呈現出偏緊的局面。
國外甲醇供給亦有縮減,整體開工降低,停車裝置如伊朗Zagros165萬噸/年、沙特IMC100萬噸/年、馬來西亞Petronas170萬噸/年及梅賽尼斯位于埃及裝置130萬噸/年;此外,東南亞由于庫存偏低價格上漲,8月至今約有4萬噸甲醇從中國主港出口至東南亞,另有部分伊朗貨直接運往韓國一帶,預計8月份中國進口量將有縮減。
從下游來看,甲醛、二甲醚、醋酸、MTBE等傳統下游產品產銷并未出現明顯改觀,MTBE、甲縮醛等調油原料仍受到政策鉗制,不過由于前期普遍原料庫存低位,市場流通貨源有限,采購意向有明顯提升。在西北貨緊價揚的背景下,消費市場被動跟漲的概率較大。此外山東濰坊、河北唐山、陜西榆林地區的甲醇制烯烴/丙烯/芳烴裝置的原料外采,拉動市場采購氛圍。
近期行情上漲的另一利好來自物流成本的上漲,山東、河北、華中等地?;愤\輸嚴查導致運輸周期延長,進而導致物流成本上升,多數漲幅轉嫁至消費地市場。回顧2014年整體運費處于偏低水平,以鄂爾多斯某工廠至文安運費為例,今年圍繞在200-250元/噸;而2013年下半年則多在250元/噸以上,高點達450元/噸。自2013年下半年?;愤\輸車輛用于甲醇運輸的明顯增加,而今年跨區域銷售量縮減,使得批量?;奋囕v閑置;另外配貨難度加大也是的物流行業整體低迷原因之一。
在西北供給恢復之前,內地市場仍將會保持向上態勢,而傳統旺季的臨近也不宜對傳統下游產品消化能力過度看空;且天然氣漲價、美金價格堅挺等利好因素近期也主導市場,港口與內地形成良性互動,短期內內地依然將維持堅挺態勢;長線來看仍有待關注供需面變化。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