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紛飛的伊拉克局勢并未能嚇跑所有外國投資人。中石油20日剛剛宣布,伊拉克哈法亞二期1000萬噸產能建設項目于當地時間18日順利投產。專家表示,目前在伊拉克境內繼續作業確實風險很大,應提前預判局勢發展。
投產項目位于伊拉克東南部
中石油今天在其官網宣布,“伊拉克當地時間8月18日10時10分,隨著哈法亞二期啟動原油外輸,中國石油哈法亞二期1000萬噸產能項目順利投產?!?
中石油集團在給該項目發出的賀信中表示,二期1000萬噸產能建設比合同要求提前兩年投產,實現了原油日產量突破20萬桶、年產能提升至1000萬噸目標,成為伊拉克第二輪國際石油合作項目中唯一啟動并實現二期投產的項目。
據悉,哈法亞油田位于伊拉克東南部,可采儲量約為41億桶,2010年1月,中石油和道達爾、馬來西亞石油公司包括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在內的聯合作業體與伊拉克簽署為期20年的《哈法亞油田開發生產服務合同》。目前,哈法亞三期產能前期工作正有序展開。到2016年年底,項目原油日產將達40萬桶。
哈法亞油田二期的投產正值伊拉克國內局勢動蕩,反政府武裝攻城略地之時,目前包括英國石油、埃克森美孚等西方石油公司都在從伊拉克撤離工作人員,但是中資企業并未實施撤離。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楊光對網易財經分析,伊拉克局勢目前肯定是很混亂,繼續作業肯定風險很大,國際社會此前已紛紛表態,希望希拉克局勢能恢復穩定。
專家建議提前預判局勢發展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國際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龐昌偉對網易財經表示,中企并未撤離應是判斷風險仍處可控階段。
中石油最近反而加大在伊拉克的業務拓展。此前在當地時間8月10日,中石油剛剛宣布由其總承包伊拉克戰后首條外輸戰略管道——米桑原油外輸管道全線貫通投產。8月10日,中石油管道局中東地區公司還獲得伊拉克納西里耶儲油庫項目授標函,合同額為6.07億美元,這是該公司管道局自進入伊拉克市場以來收獲的合同額最大的項目。
中國目前是伊拉克石油產業的最大外國投資者。根據媒體報道,中石油方面的重要合同包括艾哈代布、魯邁拉、哈法亞等多座油田,更有大量人員在伊拉克從事裝備制造、鉆井固井等輔業。此外包括中海油等中資企業也在伊拉克有合作項目。
龐昌偉表示,伊拉克局勢已呈現膠著態勢,從伊拉克國內各方的訴求看,他們其實也是希望支持國內油田正常生產的,所以中石油當前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生產、保證效益,但是一切都是以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為前提。
6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在例行記者會表示,中國在伊目前共有1萬多名中資企業員工。目前他們絕大多數在安全區域,不在交戰區。中國駐伊使館已經要求伊方加強對中資企業人員的安全保護,指導并提醒中資企業人員加強安全防范。中方正密切關注局勢發展,將視形勢的發展和需要,采取一切必要和相應措施,確保中國在伊人員的安全。
而就在8月12日,中石油哈法亞油田項目組的一位成員在外出公干時遭遇了綁架,中石油啟動應對預案,后來在伊方的配合下,中國員工獲釋。龐昌偉表示,穩定的政治形勢是石油生產的保證,沒有穩定的生產,投資效益就很難保證,地緣政治屬于石油投資的不可控風險,出了問題討要補償都很難,所以中石油需要保持和伊拉克合法權利的溝通,及時對局勢發展作出預判。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