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來,陜西省多個現代煤化工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這不僅標志著陜西加快實施三個轉化戰略取得了重大突破,將對陜西乃至全國煤油氣資源深度轉化和高效利用發揮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也標志著陜西化工行業開啟強勢增長模式,全省化工行業將新增產值450億元。其中,以往代替冶金焦而廣泛用于冶煉、化工、造氣等行業的蘭炭產品,也不斷朝著多用途利用、產業化發展。
蘭炭助京津冀減煤換煤
8月下旬,北京一家公司投資的蘭炭制民用潔凈型煤生產線成功落戶神木,開了神木蘭炭作為民用清潔燃料的先河,取得了蘭炭多用途利用產業化發展的突破。該項目總投資約1億元,建設一條年產30萬噸蘭炭潔凈型煤的生產線,二期建成后將形成年產60萬噸蘭炭型煤的能力。
該項目是神木縣承接北京市農工委落實《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中提出的減煤換煤、清潔空氣實施方案的首個型煤企業戰略轉移項目,得到北京市農工委、質監局、財政局和房山區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其產品經北京市質監局抽檢,符合北京準入地方標準,合格率達到100%,部分質量指標優于無煙煤。
蘭炭型煤以75%~90%的優質蘭炭末為原料,科學配加10%~25%的生化煤粉,原料經分別破碎后,加入一定比例的專用黏合劑,經模壓成型制成蘭炭型煤。該型煤制作方法攻克了主原料無黏結性和成型后的防水技術難題。經檢測,用優質蘭炭潔凈型煤替代原煤散燒,可有效解決原煤散燒污染問題,可提高鍋爐熱效率5%~10%,節能效果提高15%~25%。
據悉,蘭炭型煤出廠價為1100元/噸,北京市、河北省財政將分別給予蘭炭型煤生產企業400元/噸、700元/噸的產品補貼,北京用戶實際購買價格為700元/噸,河北用戶實際購買價格為400元/噸。神木蘭炭型煤項目的建成投產,不僅可滿足京津冀地區減煤換煤、清潔空氣的需求,還可促進榆林蘭炭的產能釋放,推進轉型升級。
煤制烯烴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陜西省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的能源化工項目—延長集團靖邊園區煤油氣資源綜合轉化項目順利開工。該項目總投資達到270億元,建設150萬噸渣油催化熱裂解制60萬噸烯烴和180萬噸煤制甲醇制60萬噸烯烴,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170億元。該項目被列為聯合國清潔煤技術示范推廣項目。
中煤集團榆橫180萬噸煤制甲醇制60萬噸煤制項目8月8日一次投料試車成功,順利打通全流程,先后成功地產出合格聚乙烯、聚丙烯等產品,比計劃提前5個月時間。該項目的建成,不僅為有效應對煤炭市場嚴峻形勢、加快發展新型煤化工、打造新的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對于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地方產業升級具有積極示范效應。項目達產后,年產值將超過60億元。
此外,陜煤化集團蒲城清潔能源公司180萬噸煤制甲醇制70萬噸烯烴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年內可建成投產,達產后年產值可達到78億元。
這3個大型烯烴項目的投產,將使陜西省煤制烯烴產能達到250萬噸。已投產的延長和中煤的兩個煤制烯烴項目每月可產出15萬噸烯烴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每月可新增產值15億元。預計到今年底,這兩個項目共計可完成聚乙烯、聚丙烯約6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超過60億元。
煤制油項目多點開花
今年下半年,延長集團將建成神木安源公司45萬噸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制油、靖邊油煤新技術公司33萬噸油煤共煉示范裝置、榆橫煤化公司15萬噸合成氣制油示范裝置3個項目,陜煤化集團府谷東鑫垣公司建成45萬噸煤焦油加氫制油項目;明年上半年將建成兗礦榆林未來能源公司100萬噸煤低溫費托合成間接液化制油一期啟動項目,明年底將建成寶氮集團30萬噸甲醇制12萬噸汽油項目。預計今年陜西可新增煤制油30萬噸,新增產值20億元。至此,代表目前煤制油技術的4種典型工藝路線均已落戶陜西,形成多點開花、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