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能源》雜志社主辦的煤炭清潔化利用與潔凈煤技術發展論壇15日在京舉行。多位專家在會上表示,煤炭是我國最基礎的能源,相對廉價,同時也是可以清潔利用的能源。通過先進的洗選煤技術、現代煤化工技術和新型煤粉工業鍋爐等技術,推進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是未來發展方向。
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底,火電發電7.85億千瓦時,消耗20億噸煤炭,約占煤炭利用的48%,僅2013年煤炭終端消費約9億噸。“1000多億方天然氣才抵1億噸煤炭,不可能20億噸煤炭都用天然氣替代,比較貴的天然氣適合用來替代燃煤鍋爐,供給居民用燃氣。” 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濮洪九說。
因此,為了實現煤炭的清潔利用,他建議,應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盡快出臺《商品煤質量管理辦法》,提高商品煤質量;推進礦區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燃煤工業鍋(窯)爐改造,提高煤炭終端直接燃燒利用水平,減少污染物排放;科學有序發展煤化工,推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轉變,實現煤炭清潔高效轉化;盡快建立國家煤炭清潔生產和高效利用協調機制。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潔凈煤綜合利用部主任、選煤分會會長張紹強認為,現在輿論把煤化工妖魔化了,神華鄂爾多斯年產108萬噸的煤炭直接液化項目、伊泰集團鄂爾多斯和潞安集團長治間接液化項目、神華包頭60萬噸/年煤制烯烴等項目都運行良好,應大力推動低階煤省水型煤化工產業發展,促進煤炭分質利用和提質加工水平提高,同時做好頂層設計,推動分質梯級利用,積極規劃建設和發展煤化電熱一體化項目。
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副院長朱法華建議,煤電清潔化與科學布局是能源安去與環境安全的雙重選擇。發展煤電,一是西部建設,通過特高壓輸電外送電力;二是東部挖潛,加大火電環保投資,提高大氣污染排放標準。
此外,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舒歌平介紹,神華煤直接液化項目一線運行良好,能源轉化效率達58%,最高連續運轉2500小時,已經通過了國家能源局最嚴格的排放標準和安全運行監測。目前二、三條線建設正式啟動,正在進行場地平整等前期工作,計劃2017-2018年建設完成并投產。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