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科技部正式公布了《海水淡化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兑巹潯分赋?,預計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將達到220萬噸~260萬噸/日,較目前增加3~4倍。海水淡化裝置制造的產值將達到75億~100億元/年。通過專項5年的實施,我國海水淡化技術創新體系將初步形成。
《規劃》提出了“十二五”期間海水淡化的發展目標:突破6項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核心共性技術;研制6項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關鍵裝備;建設2~3座日產水5萬噸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75%以上;突破一批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使海水淡化能耗和制水成本在現有基礎上降低20%以上;形成80件以上海水淡化技術相關專利;組建2~3個海水淡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培育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水淡化核心部件和設備制造企業,形成較為完善的海水淡化產業鏈。
對如何完成上述目標,《規劃》也給出了發展思路,即圍繞膜法和熱法兩大主流工藝,同時超前部署前沿技術研發,加快示范工程建設和產業發展,按照“雙法并舉抓時機、工程帶動攻成套;突破技術求應用、培育產業上臺階”的總體思路,全面提升海水淡化的技術水平和產業競爭力。
此外,《規劃》還指出,在新工藝和新技術的開發上,要進行電吸附、膜膜藕合、熱膜耦合、膜蒸餾、正滲透等海水淡化新技術的開發和中試研究;在核心技術和重點裝備的研發上,要以開發反滲透海水淡化膜及組件、能量回收裝置、海水預處理膜及連續膜過濾裝置、蒸餾法海水淡化傳熱材料和核心部件、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蒸發裝置等為重點;在大型示范工程建設上,要建設大型反滲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大型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尤金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繼今年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后,該《規劃》是國家層面對海水淡化產業的又一次重大支持?!兑巹潯烦雠_后,資金投入、過程監管、相關技術標準及政策研究等各方面的確保措施會進一步明確和到位,這對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和技術創新體系的形成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