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巴斯夫150周年活動創益群英匯
作為全球領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在2015年迎來了創立150周年和在華開展業務130周年。以“同慶”和“共創”為主題,巴斯夫在全球開展的創益群英匯周年慶系列活動,聚集了員工、客戶與合作伙伴等利益相關方。中國石化聯合會是創益群英匯上海站活動的重要合作方,李壽生常務副會長出席了該活動開幕式,國際部及有關業務部門的人員,參與了該活動的不同模塊,對活動的組織形式和討論內容進行了近距離觀察,以下是對此活動的總體印象和感受。
一、實現價值鏈的跨界合作與協同創新
創益群英匯活動的最大特色就是超越了化工行業的范疇,邀請來自商業伙伴、政府機構、民間組織和社區等利益相關者進行跨行業、跨領域的“共創”活動。除高峰論壇、極創(Jamming)活動、創意馬拉松等跨界對話之外,為更有效的與公眾溝通,巴斯夫還邀請了藝術家、導演和作曲家等文化藝術領域的知名人士,為活動量身定制了以“不確定空間”、“關鍵詞實驗室”、“聲動150”命題的多件藝術作品,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多角度展示巴斯夫及其利益相關方對于未來的思考,使原本對化工行業缺乏了解的利益相關方,更容易體會到化工行業與人類生活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整個創益群英匯活動共吸引了超過1200位員工、客戶、供應商、媒體、民間組織、科研機構研究人員和高校師生等參與。
作為業務范圍涵蓋全球80個國家的化工行業領先的創新者,巴斯夫在全球擁有萬余名研發人員。當今,在創新進程中,更強調“共創”這一新的理念,即企業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與各種利益相關方緊密合作,確保創新成果更貼近用戶和社會需求。將“共創”這一理念應用于指導企業的創新,有助于做到有的放矢,加快創新速度,擴大創新成果。
創益群英匯活動為“共創”這一理念的具體應用,提供了一個實踐平臺,參與者能親身體會到所有的創想在討論過程中,互聯互通,相互碰撞和啟發。對企業而言,通過積極主動地與公眾進行坦率透明的溝通,甚至邀請利益相關方參與到產品的早期的創意和設計中,有利于將經濟需求與社會和環境需求更緊密的結合,使創新成果更貼近用戶并為其創造更多的價值。
二、著眼未來群策群力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90億。人們對居住條件、能源和食品的要求不斷提高,這一切都只能通過創新來解決。盡管化工行業一直面臨著來自公眾的質疑與壓力,但是其本身蘊含了人類應對未來挑戰的許多必不可少的解決方案。巴斯夫150周年慶活動中聚焦于城市生活、智慧能源和食物這三大主題,并以在全球六大城市先后舉辦的創益群英匯活動的方式,結合當地情況,切實探討如何應對當地社會的面臨的主要挑戰。
中國的消費能力以及中國制造的產品對全球市場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中國城市消費者的選擇對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即使在中國采取細微的舉措,也可能創造巨大成果。五年后中國人口有60%將居住在城市,而目前7億城市消費者的選擇將會如何影響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均衡發展?因此,創益群英匯上海站的活動以“讓選擇塑造未來”為主題,聚焦未來城市生活,多位專家學者、工商界、非盈利機構、學術界人士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與熱心市民一起,從不同角度探討如何應對城市化帶來的挑戰。
一方面,城市化是現代發展的標志,它意味著更優質的生活和更長的壽命;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帶來了諸多挑戰:由于人口密集,城市尤其對高效交通、健康食品以及清潔飲用水和空氣的需求日益趨高。為了讓子孫后代擁有一個宜居環境,自覺、謹慎地選擇如今的生活方式變得尤為重要。
什么因素影響著城市居民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哪些可持續解決方案已經存在但卻沒有實施?為什么?與利益相關者一同回答這些問題,并確定全新的合作領域,正是巴斯夫此次共創活動的目的?;瘜W家走出實驗室,與各界人事一同進行規模更大的實驗。
活動包括專注于食品、紡織品和電子產品領域的峰會討論,因為這三個領域展現了典型城市消費者的主要方面——食品維持我們的生命、為我們提供營養;服裝體現我們的品味和價值觀;而電子產品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更改變了我們彼此的聯結方式。
同時巴斯夫還有針對社區服務和有機垃圾管理舉辦了兩場極創(Jamming)活動,以及24小時連續不斷的創益馬拉松活動,為城市綠色出行創造移動應用(APP)方案。其中名為“攜手關懷”的員工志愿者與民間組織的極創活動,發動全球員工自主和當地社會團體建立合作成立項目,將社區互動落到實處,自下而上地為社區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在創益群英匯上海站,50多位巴斯夫員工在創益群英匯活動中和來自上海、重慶、廣州的民間組織結對提出了多個服務項目,包括辦公室和社區垃圾分類和減少海洋垃圾、關愛留守兒童和兒童健康關懷等。員工與外部合作伙伴向巴斯夫總部直接提出自己的項目申請。從4月13日到5月底巴斯夫全球員工將投票,選出150個項目,獲得巴斯夫集團提供的資金贊助,每一個項目可以獲得最多5000歐元的資助。
三、以活動為契機,尋找新的增長點
區別于一般的慶祝活動,巴斯夫舉辦的創益群英匯系列活動處處彰顯了其為人類未來發展所做的積極準備。例如在本次創意群英匯活動中,巴斯夫邀請了垃圾處理整個鏈條的利益相關方群策群力,專注如何充分利用以可生物降解塑料解決方案、促進垃圾分類,將廚余垃圾堆肥回饋土地。巴斯夫不僅基于現有能力,探索社會相關度和市場潛力,也逆向思維,跳出巴斯夫解決方案的框框,關注社會焦點需求在先,然后探索自身以及合作伙伴可以提供的解決方案。例如通過創益群英匯峰會的討論就引向電子垃圾處理回收、服裝行業水資源影響以及食品安全等重大社會議題,通過可持續交通APP創意馬拉松專注于各種私人交通工具和公共交通工具在每一次出行中的最佳結合。這些雖然沒有與巴斯夫的產品直接掛鉤。通過和行業專家、民間組織和大學生的共同討論、發現社會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探索未來的行動和潛在合作,當中不乏巴斯夫乃至整個化工行業的潛在機遇。
又如:2015年在全球舉行三場科學研討會,包括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全球科學家將圍繞三大主題分享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今年三月舉辦的“智慧能源”科學研討會上,與會的國際頂尖專家就最新的能源技術展開了熱烈討論,為實現“以低廉成本確保能源安全”獻計獻策;將于六月在芝加哥舉行的研討會則以食品為主題,針對農業解決方案、食品質量和杜絕浪費等問題;上海的“城市生活”科學研討會則將于十一月舉行,屆時來自學術界和行業的知名專家將匯聚一堂,共同打造面向交通、建筑和垃圾管理等領域的智能解決方案。
匯聚各方智慧,為未來發展出謀劃策;梳理終端需求,尋找潛在的業務機會。在“創造化學新作用”的口號下,巴斯夫150周年活動創益群英匯活動以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為愿景,以開闊的全球視野聚焦共同挑戰,在促進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提升化工全行業整體形象,推動價值鏈的發展和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創新等方面,做出了有益表率,值得國內同行加以學習和借鑒。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