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項新政策是對河北焦化行業結構重新調整的促進,是要通過環保手段加快河北焦化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使省內焦化產業摘掉環保落后的帽子。”河北焦化行業一位資深專家上周末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說。
這位專家所說的三項政策就是2015年起執行的《煉焦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環保法》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焦炭產能位居全國第二的河北由此面臨著一場環保風暴的洗禮。
河北省是全國焦化產量第二大省,行業的環境問題被環保部多次點名批評,也是大氣污染的元兇之一。“河北2017年將要消減鋼鐵產能6000萬噸,減鋼壓焦已成定局。這將是河北焦化行業的一次洗牌,勢必會關停一部分不合規小企業。優勝劣汰,今年底就會顯現結果,一個新的平衡將會重新建立起來。”這位專家向記者說道。
為了治理環境,河北省早在2014年12月就下發了《關于加快焦化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的通知,要求以綠色發展為主線,以技術改造為手段,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延伸化產鏈條,加快焦化行業轉型升級。《意見》還提出:焦化企業數減少到70家以內,全省前10位焦化企業焦炭產能占全省的比重達到50%以上,形成遷安、峰峰、古冶、海港4個1000萬噸級,磁縣、武安、內丘、豐南4個500萬噸級焦化生產集中區;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搗固焦爐和炭化室高度6米以上頂裝焦爐產能占全省總產能比重達到80%以上;在煤焦油加工、粗苯加氫精制、焦爐煤氣制甲醇等方面形成規模優勢,提升煤焦油加氫、焦爐煤氣制液化天然氣等加工能力,逐步延伸化產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
中國化工報記者上周采訪了以焦化為龍頭發展特色產業鏈的河北磁縣經濟開發區。該開發區曾在3月20日舉行的河北全省焦化行業轉型升級暨準入管理工作會議上,作為全省經濟開發區的唯一代表作了發展焦化產業鏈的報告。磁縣經濟開發區以磁縣鑫盛、河北裕隆煤化兩個百萬噸級焦化項目為龍頭,形成了煤焦油、煤氣、苯、精細化工4個產業鏈條。該園區企業依靠聯體聯利、互相參股發展模式,開創了行業先河,下游增值利潤可觀,有效彌補了上游焦化項目的虧損。“新的煉焦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二氧化硫由過去要求的150mg/m3提高到現在的50mg/m3以下,氮氧化物由過去的500mg/m3提高到現在200mg/m3,粉塵、非甲烷總烴、酚類等標準也都提高了。”磁縣鑫盛煤化工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當前焦化全行業都面臨虧損局面,每生產1噸焦炭平均虧損100元,產能嚴重過剩。隨著新的環保政策的相繼出臺,焦化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2015年要關閉4.3米以下的焦爐300萬噸,到2017年再關閉300萬噸。鋼焦聯合體或者化工產業鏈比較長的焦化企業就要好過一些,如果是小的獨立焦化廠就很難生存下去。我們正在建設的焦油加氫及lng項目就是為了要延長產業鏈,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同在磁縣開發區的河北裕隆煤化有限公司一位副總經理對中國化工報記者說:“國家有戰略調整,企業有企業調整。要生存,就必須進行環保設施的改造升級,以滿足新標準的要求。盡管運行費用增加,營銷倒掛,但再難企業也得適應國家環保形勢,為保護大氣環境盡一份責任。我們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了除塵地面站,灑水控制揚塵,控制廠內車速等等,煤棚也在建,總之必須把環保工作放到企業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三項新政實施后,大氣環境及水污染會得到改善,行業的無序競爭也會得到抑制,結局是會有一大部分企業因為不達標而淘汰出局。同時,要想繼續生存,具備抗風險能力,企業之間必須抱團取暖,走合作道路,單打獨斗很難生存。我們要積極參與行業組織,通過信息的交流掌握先進技術及行業動向,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引導。”
中國化工報記者還了解到,河北將在嚴格控制產能總量的前提下,加快調整焦化產業布局,培育3~5家焦化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并大力扶持使其成為該省焦化行業實現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樣板。同時,支持河北省煤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成為國家級科研中心,支持開灤集團、河北鋼鐵集團、旭陽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培育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打造煤化工自主技術研發中心和平臺。此外,該省還鼓勵進行煤氣高附加值加工利用、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項目,重點推進單套煤焦油加工能力30萬噸/年以上、粗苯精制20萬噸/年以上、焦爐煤氣制甲醇30萬噸/年以上大型裝置建設;圍繞千萬噸級和500萬噸級的焦化生產集中區,結合原料資源和運輸能力布局,建設一批大型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大型焦油加工和粗苯精制項目,并進一步布局建設焦油和苯系化工精加工項目。該省還鼓勵發展循環經濟,支持余熱余能綜合利用項目,提高資源能源綜合利用率;加快推進開灤集團年產4萬噸聚甲醛、15萬噸己二酸、10萬噸甲醇汽油示范項目,旭陽集團年產14萬噸苯酐、60萬噸環己酮、40萬噸己內酰胺以及古冶區年產40萬噸醋酸加氫制乙醇等項目。
目前,河北各產焦市政府正在制定當地焦化行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將于6月底前報河北省工業轉型升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