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首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大會上,山東大學化工學院教授朱維群做了一個關于“零碳排放的煤炭清潔利用技術開發”的演講。
據他介紹,山東大學全球首套零碳排放的煤炭清潔利用開發路線,將二氧化碳直接封存到煤化工的最終產品中,目前已經和企業合作進行研究示范。
演講結束后,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一位領導告訴朱維群:“你研究的這個方向很好,這很可能是煤化工以后的發展趨勢。”
但現實中,中國的所有煤化工項目還都沒有關于碳排放的硬性要求。根據朱維群的測算,一個年產40億立方米的煤制氣項目,每小時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000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送審稿),每噸二氧化碳的稅收在10元~100元。
“如果嚴格執行碳減排要求,比如煤制油,要在原油高于100美元/桶的價格下才有競爭力?!敝炀S群表示,在低油價影響下,煤化工發展已經困難重重,未來實行碳減排,煤化工企業將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
碳減排“重壓”煤化工 2015年5月,國家能源局印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年)》,提出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提升現代煤化工技術水平和能源轉化效率,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在2014年,中國去煤炭需求下降近3%,而煤炭業轉型的一大趨勢煤化工則在6年后再度重啟。煤化工行業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已經引起業內的關注。
石油化工業規劃院化工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牛新祥表示,和傳統石油化工行業相比,煤化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很大,例如:直接或間接液化生產一噸煤制油高出7.4噸的二氧化碳,每千標方天然氣高出5噸,一噸煤制烯烴高出6噸,一噸煤制芳烴高出7.9噸。
“煤制氣生產過剩中,只有1/3的碳元素進入產品中,2/3的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對外排放,一個年產40億立方米的煤制氣項目,每小時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000噸?!敝炀S群表示,新型煤化工如煤制油、煤制氣和煤制烯烴都是在煤制甲醇的基礎上進行的,必然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根據行業的平均水平,一噸煤制烯烴約產生11.1噸二氧化碳、煤制油8.7噸,煤制天然氣8.25噸。
據此前中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測算,2015年中國煤化工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約為4.7億噸。6月30日,中國向聯合國提交了《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文件,提出了節能減碳的行動目標和措施。按照規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業內預測碳減排需要的投資將超過41萬億元。
中國承諾碳減排目標任務艱巨,“排放大戶”煤化工未來的減排壓力或在所難免?!艾F階段,國家還沒有對煤化工項目的碳減排提出明確的要求,但我相信政策也是遲早會來?!敝袊秃突瘜W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表示,相信碳排放政策的推出會對煤化工的經濟性產生不利影響,企業也需要開始研究碳減排項目?!皩τ谔寂欧牛髽I以前也做了一些實驗,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是成本太高。”
神華煤制油公司一位高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神華位于鄂爾多斯的煤制油項目承擔了國內首個的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示范,規模為年10萬噸,對二氧化碳進行捕捉,并將其封存注入到2000米的地下鹽水層?!吧袢A的示范成本還是很高,現在的確沒有更好的辦法?!?
在朱維群看來,根據神華示范項目的測算,煤化工每噸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成本高達200~400元,成本很高,加上國家政策并沒有進行強制要求,所以大多數煤化工企業并沒有將碳減排納入到投資中。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