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4月15日訊,煤基合成氣經草酸酯加氫路線制乙二醇,在2009年被國家發改委列入現代煤化工五大示范之一,并開啟工業化示范,至今已經取得一系列成果。
亞化咨詢數據顯示,2014年已投產項目中,新疆天業的5萬噸/年合成氣制乙二醇項目運行負荷達到96%;通遼金煤全年負荷為76%,其中下半年平均負荷達到89%;中石化湖北化肥的乙二醇產品主要被兄弟公司儀征化纖內部消化;河南煤化永金安陽的乙二醇產品主要被河南煤化自建的聚酯工廠使用。
雖然行業發展充滿機遇,但機會窗口是有限的。補充國內乙二醇供需缺口,大規模應用于下游聚酯行業,是發展煤制乙二醇的初衷。從2009年到2014年,坐觀乙二醇進口量逐年攀升,國內煤制乙二醇并沒有如期形成重要的補充,這一點和煤制聚烯烴相比有十分明顯的差距。從2015年初開始,煤制乙二醇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但也面臨以下三大隱憂。
隱憂之一:低油價和美國頁巖氣副產廉價乙烷的原料競爭
自2014年6月開始的國際油價下跌,提升了中國國內石油路線的乙二醇的成本競爭力。同時,2008年開始的美國頁巖氣革命,以及副產乙烷,增加了美國石化行業投資的吸引力。數個新建乙烯裝置計劃將在2019年前投產。目前下游產品規劃主要是聚乙烯,但未來有可能增加乙二醇的產能。
隱憂之二:替代技術路線的競爭
草酸酯加氫路線的乙二醇,是目前煤制乙二醇發展的主流。但同樣以煤(或甲醇)為原料,還有兩條路線。其一是煤(甲醇)制烯烴(CTO/MTO),然后乙烯通過傳統的石化路線生產乙二醇,寧波富德的DMTO采用此路線正在運營產能50萬噸/年的乙二醇項目。其二是2013年10月伊士曼化工公司宣布的,其與莊信萬豐戴維科技有限公司(JM戴維)合作開發了先進的以合成氣為原料不經過草酸類中間體生產乙二醇的專利技術,該技術已進入中試階段。
隱憂之三:環保壓力
新《環保法修訂案》自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煤化工的環保措施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煤制乙二醇也不例外。2015年3月,河南煤化安陽永金化工有限公司在建的年產20萬噸煤制乙二醇項目,因污水處理流程與原環評批復不一致,2014年末受到河南省環保廳的責令停止試生產并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截止目前,修改后的環評變更報告已完成并報至河南省環保廳待其重新評估。亞化咨詢認為,包括煤制乙二醇在內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環保要求。
亞化咨詢認為,和煤制烯烴一樣,煤制乙二醇有潛力改變中國的原料結構,實現乙二醇的原料多元化。同時也應看到,煤制乙二醇的機會窗口雖仍然存在,但已經開始收窄。需要認清行業發展隱憂,盡快探尋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