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措施、監護人員、施工方案,這些都落實到位了。哦,對了,他們施工用的電器設備還沒經過防爆檢驗,那我還是不能讓他動工。”在廣西玉林石油油庫擴容改造項目部,一位年過半百,皮膚黝黑,戴著眼鏡,手握鉛筆一一點著《施工作業票》里的項目,邊打鉤邊認真地檢查著說,他生怕漏掉任何細節,讓安全隱患從眼皮底下溜走。他叫楊少雄,是公司一名內退職工,因為他在崗時油品計量和質檢技能較強,常給大伙上課培訓實用技能,我們都尊稱他為楊老師。油庫擴容改造項目急需一批責任心較強、工作較細心的現場施工管理員,大伙首先就是想到楊老師,在公司的召喚下,楊老師積極返聘到了施工現場,“改行”當起了要天天與水泥漿料打交道的現場施工管理員。
從零開始,認真學習。楊老師雖然已年過半百,但學習起東西來還真想個小學生,他拿起《玉林石油分公司‘平安工地’檢查評分標準》,像個小學生一樣,在項目部里每天默讀起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轉身向80后們虛心求教。他常常打開電腦瀏覽在之前工地里拍攝回來的違章照片,一一指出違章的地方,經過反反復復加強學習,楊老師很快熟悉了工地檢查標準,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施工管理員。
不怕苦難,勤查隱患。天氣炎熱,煙塵滾滾,這些都是油庫擴容改造工地的真實寫照,楊老師克服了這些困難,每天一早就按時到達施工現場,從進出工地的登記本開始檢起,任何不戴安全帽出入的、電線拖地不架空的、高空不系好安全帶的,他都一一嚴厲指出,當即落實整改,對屢教不改的就當場開出罰單,并公布出來讓大家舉一反三,吸取教訓。楊老師還常常隨身攜帶著相機,不管任何人,只要在工地違章,他都毫不留情地拍出來,同時通報給安全科,在他眼里,只有“安全”二字。
“公司把我返聘回來,就是對我的信任,讓我見證油庫的輝煌發展。想起年輕時,我和同事們在這里揮汗如雨的工作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因此,我對油庫有著很深的感情。從接到公司返聘到崗的那天起,我就下定決心堅決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把違章不良的現象堅決徹底清除,讓油庫擴容項目平平安安地進行,讓油庫的明天更美好。”在工地現場,楊老師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公司的感恩之情。(呂政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