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師”本名叫鄒福榮,其實他不是技師,可大家都這么叫他,久而久之,他的名字倒沒什么人叫了。叫鄒福榮 “技師”,這不是調侃他,更不是諷刺他,而是因為他對工作嚴謹負責的態度,任勞任怨的精神讓很多人都自愧不如,不得不寫個“服”字。
說起這個稱號,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鄒福榮剛從油氈紙廠分流到汽提裝置時,不是“科班”出身,沒有任何專業知識基礎的他對設備知識和操作一竅不通,可他一點也不灰心,認真地向師傅們請教,一遍遍地走流程,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已經對裝置流程倒背如流,順利考取了上崗證,能夠獨立操作了。同事們見他如此認真,有空就捧著《操作規程》等書研究,便和他開玩笑說:“福榮,你這么努力學習,是不是想考技師啊?”鄒福榮謙遜地說:“不是的,這是我的本份嘛,工廠就是一臺大機器,每個崗位都是它重要的部件,大家各司其職,做好本分,這臺機器才能靈敏地運轉,不能因為我而讓機器運行不好嘛。”工友們聽了佩服地說:“那以后你就當我們裝置的“技師”吧。”從此,“技師”這稱呼就在同事間叫開了。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什么是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千百遍都做對,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認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這句話用在鄒福榮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工作時的認真細致勁和一絲不茍的態度,讓每一個和他共過事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都說,鄒福榮每一次巡檢的細致勁就跟老農民侍弄自家菜地一樣,無微不至地“看護”著裝置的每個角落,這可不是吹的,有事例為證。
9月15日凌晨4點半,鄒福榮正走在裝置的巡檢路線上,按著十幾年養成的工作習慣,跟每一臺設備、機泵逐一“握手”、“打招呼”,“問候”一番,記錄著每一個參數。當他檢查完泵區準備穿過消防路到對面罐區繼續檢查時,一股刺鼻的氣味讓他停下了腳步,十幾年在汽提裝置的“浸淫”,鄒福榮太熟悉這個氣味了,“不好,附近有液氨泄漏了!”鄒福榮準確地做著判斷,毫不猶豫地戴上防毒口罩開始在周圍找尋漏點。一陣陣斷斷續續 “撲呲撲呲……”的聲音從3#汽提裝置的氨精制區方向隱約傳來,鄒福榮循聲走近,用手電筒對罐的閥門、法蘭逐一排查,沒過一會,他的手電光停留在了液胺貯罐液位計的上引線閥門,只見一道白色的液體從漏點處噴灑而出,漏點確定!鄒福榮馬上用對講機通知班長報告車間值班人員,然后返回操作室取來漏點牌和警戒線在現場做好警示,等待車間作進一步處理。
鄒福榮從來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什么令人側目的驕人事跡,他只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一名員工,可誰能夠說茂石化的的輝煌成就與這些普通的員工無關,與他們兢兢業業、無怨無悔的付出和奉獻無關呢?或者可以這樣說,正是那些和像鄒福榮一樣愛崗敬業,忠誠于自己的工作和企業,默默耕耘的廣大員工,才造就了茂名石化的今天,才是讓茂名石化繼續騰飛的原動力。(許亞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