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健,你撰寫的《增產車柴方案測算報告》非常翔實,不同配比原油的加工方案,經濟技術數據比對精細,車柴增產的數量和經濟效益情況一目了然,給生產管理部門和作業部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下一步,我們按照這個方案調配原油比例,作業部就按照這個方案進行生產加工。”
2015年的春天,大地回暖,萬物復蘇,車用柴油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回暖跡象。為順應市場需求,搶占市場先機,安慶石化增產車柴方案提到了議事日程。作為生產部煉油科副科長,年輕的朱長健義不容辭地擔當了對增產車柴可行性方案進行測算的重任。這就需要他對煉油板塊總加工流程涉及的原油選擇、重油加工路線選取等大系統過程優化問題進行篩選和分析。
論證后的測算方案得到了生產部領導的認可,朱長健的臉上不禁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利用自己的學識,為生產管理策劃方案,為裝置提供最優流程,為企業帶來增收和效益,是他心中一直飛翔著的夢想。
六年前,朱長健從安徽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被分配到了安慶石化煉油一部裂解裝置。懷揣著滿腔熱情回到安慶這個生他養他的故土,朱長健暗下決心,要用超常的毅力盡快學習掌握煉油生產操作,實踐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為更好地服務煉油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煉油工藝學,從反應再生到分餾穩定崗位,從雙脫到大機組,從深奧的反應原理到復雜的現場流程,他分區域劃分重點和主次,按照自己的時間表一個一個攻克。40多米高的塔器不知上下跑了多少趟。正是塔上塔下的奔跑,讓他快速掌握了裂解的操作要領,也讓他找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切入點,更讓他愛上了煉油事業這份工作。
2011年,朱長健成功競聘到生產部煉油技術科工藝技術管理崗位。煉油技術科是公司煉油板塊工藝管理科室,銜接的單位部門多,專家學者型人才濟濟。年輕的他深知自己學識尚淺,肩上擔子的份量更重了。只要一有空閑,他便下現場,跑裝置,摸流程,系統全面地掌握了煉油各裝置工藝反應原理和關鍵操作,為他在管理崗位施展抱負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指揮才能。
那年,朱長健接到了參與集團公司開發中石化煉油全流程優化Petro-SIM模型的艱巨任務。煉油廠全流程優化工作一直以來是安慶石化的盲區,赴總部的參與者不僅要全面深入了解煉油生產工藝,還要對英語能力和計算機應用水平有著很高的要求。Petro-SIM模型是目前唯一能進行煉油全廠流程模擬計算的軟件,可以比較真實地模擬整個煉油廠生產狀況,對生產操作情況進行預測,優化煉油方案和裝置運行,有效提升煉油經濟效益。
“這是一項龐大而艱巨的工作,不僅要細心,更要有耐心,相信你一定會出色完成的?!鄙a部領導用信任的目光望向他。
“領導把這么艱巨的任務交給我,這是對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將煉油全流程優化模型盡善盡美地展示出來!”朱長健暗下決心。
通過總部培訓學習,朱長健掌握了全流程優化模型開發和應用的新知識。回廠以后,他便一頭扎進了煉油板塊全流程優化模型的建模工作。多少個夜晚,他守在電腦前,苦思冥想著模型應用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并仔細查找原因直至將其一一化解。
在總部的配合和幫助下,煉油全流程優化模型第一版本成功開發并得到應用,填補了安慶石化此項工作的空白。隨著8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投產,煉油裝置結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朱長健又組織開發新的優化模型并獲得成功。
在此模型基礎上,朱長健先后測算出大量的優化方案,如“焦化裝置摻煉催化油漿”、“煉油板塊增汽減柴”、“增產國Ⅳ車柴”等等,為安慶石化在優化產品結構一系列重要方案的實施上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2012年,朱長健晉升為煉油技術科副科長,這意味著煉油技術管理部分工作需要由他去組織安排,職位的上升也就意味著責任的加重。
很快,一項棘手的問題擺在了朱長健的面前。2013年,總部下達了普通柴油質量升級任務, 6月1日起將執行普通柴油硫含量不大于0.035%的指標。而承擔柴油升級改造重任的新區液相柴油加氫裝置投產進度滯后了,給安慶石化的生產帶來重重壓力。普通柴油不能按新標準出廠,將意味著煉油老區全面停工。時間已經容不得去停工改造現有裝置的幻想了。
朱長健積極參與組織技術攻關,經過集思廣益后提出了由220萬噸/年蠟油加氫裝置加工普通柴油試生產方案,并在脫硫化氫汽提塔頂部增加一條粗汽油外甩流程,以提高脫氣塔汽提效果。同時邀請系統內專家對生產可行性進行論證。令人焦灼的試生產實驗終于獲得成功,之后立即投入全負荷生產,有效化解了普通柴油質量升級的瓶頸問題。
朱長健在煉油生產經營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今年上半年,朱長健光榮地當選為“安慶石化十佳青年”。朱長健深深懂得,任何事情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要想夢想飛起來,更要有追逐夢想的實際行動。如今他一如既往地熱愛著他的煉油事業,在這片藍天下向著那云端奮力地翱翔。(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