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份,高標號穩定汽油產量113.2萬噸,同比增長1.46萬噸,汽油收率累計達到89.46%,同比提升了1.21個百分點,汽油辛烷值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平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一個單位以上。”在車間管理人員辦公會上工藝人員向主任匯報。
“恩,不錯,大家的辛苦沒有白費,優化措施實施后確實有了效果。”車間曾主任滿意的點了點頭。
今年初,國際原油市場形勢嚴峻,公司效益壓力巨大,如何提高裝置價值量為企業分憂解難、多創效益,成為了重整車間主任、書記乃至所有管理人員的頭等大事。但是,還能怎么辦呢?管理人員們開始頭疼了:“裝置處理量已經達到了最大值,并且已經超過設計負荷,沒有辦法再提升了,設備的承受能力也幾乎達到上限,很多優化措施又沒法實施”。面對艱難的局面,重整人沒有輕言放棄,他們始終堅信方法總比困難多,于是他們轉變思路,開辟出了另一條路。
“裝置處理量不能再提高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提高正反應的轉化率來提升汽油的收率,這樣在處理量一定的條件下同樣可以達到提高汽油產量的目標,我們還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來提升單位質量汽油的價值量。”經過深入的分析和討論后,車間管理人員們統一了可行的方法。
方法是有了,但是在裝置處理量達到最大,設備承受能力達到上限的前提下怎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呢?于是,車間成立了以曾主任為首,工藝副主任洪主任為輔和其他工藝設備技術骨干組成的攻關小組。通過理論知識結合車間生產實際可以輕易得出這樣的結論:反應壓力、空速已經確定不能改變,只能從其他參數下功夫,提高重整進料初餾點可以提高汽油收率和辛烷值,提高重整反應氫油比,可以降低催化劑積碳,催化劑活性高對反應有益,提高反應溫度可以提高汽油產品辛烷值,但是會降低產品收率,催化劑積碳也會加快。但是,在裝置的實際條件下如何尋找到各個參數的最佳操作點呢?
于是,攻關小組成員們開始了不懈的實驗,他們不分上下班、節假日,跑現場、查資料,借鑒分析先進做法,根據預加氫原料分析,切割合適的餾分作為重整進料,然后調整重整反應條件,同時追蹤設備運行狀況,再根據產品分析結果做對照,尋找在設備允許條件下汽油收率和辛烷值都合適的最佳操作點。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實現了在處理量一定的條件下增加裝置價值量的目標。據了解,汽油辛烷值每增加一個單位每噸汽油可多創效300-500元,按照保守計算車間汽油產品辛烷值比去年提升一個單位,僅前10個月,車間就較去年多創效3-5億元。
茂名石化重整人面對新常態,不等不靠,時刻以企業效益為重心,面對艱難局面主動思考,不輕言放棄,根據生產實際認真做好優化工作,不辭辛苦,盡可能提高高標號穩定汽油產品辛烷值和產量,為分部調和高標號汽油創造有利條件。他們時刻謹記煉油人的精神,不怕困難,堅持優化,為企業多創效益。(潘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