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甘肅日報報道,面對經濟新常態,“僵尸企業”何去何從?甘肅省將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標本兼治的原則,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治辦法,將去產能與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相結合,斬釘截鐵地處置一批“僵尸企業”。
甘肅省工信委表示,通過初步摸底,甘肅省去產能主要集中在煤炭、鋼鐵、水泥和電力行業。根據計劃,煤炭行業將用3至5年的時間逐步退出1000萬噸產能。
甘肅省政府國資委負責人表示,甘肅省將按照兼并重組一批、淘汰落后一批的思路,清理處置“四類控股企業”和“三類參股投資”,即:連續三年虧損企業、資不抵債企業、停業企業、三級以下控股企業;連續三年無收益投資、余額300萬元以下投資、三級以下企業的參股投資。要果斷關停并轉或剝離重組一批現金流為負的企業或生產線,止住“出血點”。對兩年內不能投產的項目或投產后沒有效益的項目堅決停建和規范處置。
2015年,甘肅省煤炭市場延續了去年的低迷,需求進一步放緩導致煤炭滯銷、庫存高企,截至年底,甘肅全省煤電企業的庫存高達525萬噸。
甘肅省價格監測中心之前發布的《2015年全省鋼鐵、水泥、煤炭價格走勢分析及2016年趨勢預測》就曾表示,預計隨著煤炭行業脫困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2016煤炭產量將呈同比下降、環比下滑態勢,煤炭企業倒閉、兼并重組情況會明顯增多,淘汰產能力度會加大。
此外甘肅省工信委還指出,鋼鐵行業用3至5年時間,逐步壓減生鐵產能310萬噸,粗鋼產能300萬噸;水泥行業通過兼并重組優化區域生產布局,力爭產能發揮率達到80%以上,產能集中度達到85%以上;電力行業努力提高發電設備利用率。
重點針對“僵尸企業”采取以資產重組、產權轉讓等方式予以“出清”。同時,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不搞“一刀切”,給予必要的支持。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