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近日表示,盡管油價下跌令美國目前受到“最沉重的打擊”,但預計到2021年美國將成為全球石油增產的領頭羊。
IEA在年度《中期原油市場報告》中表示,在低油價的大環境下,美國的輕緊油(即頁巖油)產量“正在大幅下降”,但2017年市場會開始恢復平衡,而此后不久,美國石油工業的產量將迅猛增長。
另一個準備大量增產的國家是伊朗。近期,在國際社會取消了對伊朗的制裁后,伊朗石油已重返市場。
IEA在報告中表示,到2021年,“美國與伊朗將分別帶領非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OPEC成員國石油增產。”
IEA報告指出,在報告預測階段(2017至2021年)的后期,油價上漲面臨的風險“源自許多產油國投資不足”,因為全球許多產油國會通過削減成本與關閉油井來緩解低油價帶來的沖擊。
石油價格從2014年6月每桶近114美元的高價跌落到目前基準的布倫特原油每桶近33美元,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每桶30美元。
供需不平衡、原油庫存暴漲以及OPEC12個成員國的產量創紀錄,正是導致油價暴跌的主要原因。而為了維持市場份額、給競爭對手施壓,OPEC成員國并未減產。
美國等非OPCE成員國一直努力破除低油價局面,甚至大幅削減成本、降低產量。
IEA認為石油市場很快會恢復供需平衡,這為石油市場帶來了希望。
IEA預計2015至2021年間全球原油供應量將增加410萬桶/日,這一數字遠低于2009至2015年總增長1100萬桶/日的數字。與此同時,IEA預計到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將達到1.016億桶/日。
盡管美國石油工業出現萎縮,但IEA預計到2021年底美國的石油產量將達到“創歷史新高的”1420萬桶/日,不過在此之前美國的石油產量在短期內還會繼續下降。
IEA預計“今年輕緊油產量下降了60萬桶。在油價逐漸回升前,2017年產量還會再降20萬桶。油價回升、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率以及降低成本,這些會促使產量重新開始攀升。
IEA預言,美國在預測時間內(2017到2021年)會繼續成為石油供應增長最大的貢獻者,占非OPEC國凈增長超過三分之二,而中東產油國伊朗將會帶領OPEC石油增產。
IEA表示,盡管美國石油生產前景樂觀,但供應增長更大范圍的下降以及全球工業的減產可能會導致今后油價出現一些無法預知的變動。
IEA認為“目前供應過剩,價格水平受到壓制,上游投資從而停止,因此供應增長出現了下降。”IEA表示,全球石油勘探以及生產資本支出(capex)有望繼2015年下降24%后,在2016年下降17%。
IEA警告稱,削減產業投資會在一段時間后造成“供應安全風險”。
“報告表示,盡管一旦市場開始重新恢復平衡,油價應該開始逐漸回升,但那些開發便捷的資源可用性,會限制情況好轉的范圍。至少從近期看是這樣的。”但是,報告還指出,在預測階段后期,油價迅速上漲的風險源自產油國投資不足。
IEA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在供應過剩的情況下,目前減少石油工業的投資可能會回過頭來困擾市場。“如今石油庫存充足、價格低廉,消費者很容易因此陷入滿足。但他們也應該留心不祥之兆:我們所看到的歷史性的削減投資,會增加不遠的將來發生石油安全問題的幾率。”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