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即將退休的李麗華用一組數字碼出了她的崗位人生:工作31年來一直堅守在儲運車間輕油大班,擔任三班班長22年,10次“三八紅旗手”, 10次“技術比武狀元”,14個徒弟,4大本裝置全套的流程圖。
李麗華是那種慢性子,有人說她走路都怕踩死螞蟻似的。但有一年,她在企業運動會上居然獲得了一個長跑冠軍。熟悉她的人既覺得不可思議又認為這是必然,因為她的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堅持,堅持讓她終于以最好的成績撞向了那根目標線。
4大本裝置全套的流程圖
1985年,19歲技校畢業的她被分配到了儲運車間輕油大班?!翱戳鞒?,畫流程?!睅煾到o了她一本厚厚的流程圖和操作規程。坐在操作室里看流程,跑到罐區背流程,管線的走向,閥門的位置,她一個個找,一個個對。輕油大班負責41個成品油罐,有進油線10條流程,有輸出油線12條流程,她終于把這些摸索得一清二楚。
李麗華的手里經常拿著一個本子,有人說這些流程看一眼就知道了。但李麗華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她在本子上把操作規程的整體流程圖分解成一個個獨立的流程圖:泵流程、單罐流程、管線流程、平臺流程……分解流程圖畫了整整一個大本子。
實習結束的時候,李麗華把自己畫的流程圖交到了車間進行考核,但她多了一個心眼,又復制了一份自己留了下來。以后,她的流程圖就跟著裝置的改造一起修改著,這條管線改道了,油罐又加新線了,閥門換新的了,改來改去,她的圖上全是修改的痕跡,然后她就寫上作廢二字,這個流程又出現在另外一張紙上。
31年來,她的流程圖整體重畫過四五次。孩子小的時候都知道閥門是什么樣的圖標,那是因為她也經常像個小學生一樣跟孩子搶書桌。
10次“三八紅旗手”
李麗華有一摞子的證書:湖北省三八紅旗手,荊門市三八紅旗手,荊門石化三八紅旗手……
想當初進廠的時候,這個班只有她一個女的,師傅說女員工都不愿走罐區,他們覺得李麗華也只是走個過場,呆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換崗位的。儲運車間的幾十個輕油罐分布在大山里面,這個山溝里是101號罐,那邊的山腳下是112號罐,一條曲徑把一個個罐串連起來,路兩旁的野草里既有野花也有危險,蛇野蜂野貓……白班還好說,夜班還要出去巡檢掛牌、盤車、檢尺、測溫,罐區的燈光很昏暗,要把這一條線一個人走下來沒有點膽量還真不行。
李麗華在家里一直是受保護的對象,父母疼她婆婆疼她老公疼她,她說她不會做飯,因為她結婚后一直在婆婆家吃飯。但她有股子倔勁,別人越是不看好她越是要干好,她說怕是沒有用的,每天晚上出去的時候她就想著班里的趣事,想著進油出油管線的走向,害怕的情緒就被她拋到腦后了,她拿著手電筒一走就是9年。
9年后,她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本崗位的技能,正好車間在進行崗位調查,“你能干什么?”李麗華毫不猶豫地寫上了“班長”。她說,沒想到她真成了車間當時唯一的女班長。
為了確保每年幾百萬噸的成品油通過她們管理的區域安全轉輸出廠,李麗華把日常工作細分為安全生產、技能考核、精神文明和人員管理四個方面的班級工作目標和考核細則。
2008年的那場大雪似乎把天和地都凍在了一起,李麗華帶著剛分來的新班員巡檢。李麗華說,越是惡劣天氣越要多跑現場,為了防滑她倆把草繩綁在腳上,拿著巡檢牌和搬勾出發了?;疑墓芫€不見了,閥門上全是冰棱,這條路李麗華閉著眼睛都能走過來,她倆避開邊溝避開障礙深一腳淺一腳地踏著厚厚的雪一個罐一條管線地巡檢。管線周圍都結上了冰,她倆就手腳并用地爬過管線,旋梯的扶手上被冰包裹著,她倆拉著扶手腳踩草繩繞著罐爬上十多米的罐頂檢尺,風裹著雪,雪夾著風,臉上像被刀子割,她倆左右搖晃著放尺檢尺。
遠處,班里的另外一個班員已經開始下一輪巡檢了,李麗華心里說,兩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自從當了班長,李麗華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新來的班員她要親自帶,惡劣的天氣她要親自到現場倒罐換罐。這些年來,她被評為“勞動模范”、 “雙文明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十佳青年”、“青年崗位能手”、“最佳班組長”、“安全生產先進個人”,這些證書就是對她31年工作對她崗位人生的一個的總結。
10次“技術比武狀元”
在每次操作前李麗華都要仔細問一下班員?!皳Q罐要先開后關,你們說一下先開幾號閥后關幾號閥?”操作工的操作李麗華也隨時通過對講機監控著。他的徒弟們已經習慣了李麗華的“得得”。李麗華說,每次操作就是一次技術學習,特別是惡劣天氣,很多平時難得碰到問題都可以在實際操作中學習。
“下雨了,大家趕快到現場去,不要讓邊溝的油流到東寶山水庫里。”
班員們對李麗華這句話再熟悉不過了,上班前通過天氣預報就已經知道今天有雨了,他們早就準備好了雨衣雨褲雨鞋,雨一下來,他們馬上沖出操作室,奔向各自的崗位。
這樣的天氣李麗華首當其沖守在污水池旁。
暴雨把邊溝里的污水全部沖進了污水池,池子里的污水表面已經泛起了油花,一旦水滿就會漫出來流到東寶山水庫里,就會污染水庫。李麗華根據水量的變化開關著各個方位的水閘,保證污水池里的水不要漫出來。
班員們勸李麗華回去,這里留一個人守著就行了,但李麗華不放心,雨不停她就不走,這已經成了習慣。
2008年讓李麗華記憶猶新,那年的大雪讓石腦油罐凍上了,將近20天的時間,李麗華他們一上班,每兩個小時就要脫一次水以防結冰影響安全生產。脫水前他們拎著早就準備好的熱水,先把閥門上的冰塊化掉,然后緩慢地一扣一扣地打開閥門脫水。脫水時,他們就站在罐前,看著水一點點的流出來,水里的油花剛一冒頭他們馬上關閉閥門。這是一個細致耐心而又要頂風冒雪的工作,他們每個人都知道閥門開大了,脫水快可以早點回到操作室但帶出來的油就會多,責任心讓他們寧愿自己遭罪也不能讓企業受損失。
為了迅速提高班組成員的整體素質,她和班員們一起參加崗位技能訓練和練兵。并把督促和檢查班員技術學習和技能訓練當作加強班組管理的重點,使班組的整體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她的帶領下,班員們不負眾望:1998年以來,李麗華所帶的班組多次榮獲各類技術比賽團體第一名,班組成員也多次榮獲“技術能手”稱號。
14個徒弟
“小杜,你天天抱著書本看,不去現場怎么行?”小杜放下操作規程輕聲嘟囔了一句,“德德瑪?!毙《攀菑膭恿Σ靠辗周囬g轉崗過來的員工,他也是李麗華的簽約徒弟。李麗華說,小杜相當的勤奮,那本操作規程都翻爛了,天天不是看流程就是背流程畫流程,但李麗華對他的要求相當嚴格,她說,小杜對我的嘮叨開始有些不耐煩,他有一次說我是更年期。但小杜多少還是把我的嘮叨聽進去了,他的技術水平提高得很快,在車間技術比武上,兩次獲得了第三名。
李麗華簽了合同的徒弟有8名,帶過的大學畢業生有6人。李麗華帶徒有她自己的一套辦法,在李麗華的班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個到班里來的新員工必須要接受別致的流程洗禮。因為李麗華的親身經歷告訴她,不搞清罐區流程就成不了一名合格的員工。她把自己辛辛苦苦畫下來的流程冊拿出來供每個員工學習和應用。
2016年春節過后,李麗華一上班就把三大本最新的流程圖冊送給了她最后一個徒弟李志河,那本她經常翻看的《油品儲運調合操作工試題選編》送給了正準備考中級工的楊書春。她說要退休了,只能為徒弟們做這一點工作了。
李麗華說,回家后我要開始學習做飯了,我要盡心盡力地照顧母親和婆婆,讓她們安享晚年。
31年崗位人生,讓李麗華體會到了堅持的魅力,她說她現在的崗位變了,但堅持不會變。
(荊門石化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