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30分鐘,試壓成功,太好了!”
“耿師傅,這兩天您已經修好了4臺泵了,神速度啊。”
3月17日,在中原石油工程鉆井一公司鉆前工程大隊泥漿泵試驗基地,年輕的鉆修工李博達對師傅耿銀傅的修理技術連聲稱贊。
“先別忙著下結論,你們看這里有一小塊水跡是怎么回事?”
耿師傅指著泵的進水管連接處說。
“那可能是個很小的砂眼吧?不會影響泵的使用。”
現場一位同事順口說道。
耿師傅嚴肅地說:“這是陜北市場急需的泵。只要存在問題,不論大小都一定要徹底解決,我們決不能讓一臺不合格產品出廠。”
說完,他讓徒弟小李去拉電焊機,自己爬在冰涼的水泥地上,對進水管連接處進行了認真細致地檢查,勢必將這一砂眼“元兇”緝拿歸案。
耿師傅今年快60歲了,已有30年黨齡。他因工作嚴細認真,對鉆機機械修理特別在行,被同事們譽為“鉆修專家”。鉆機設備大多粗大笨重,而且長年經受風吹日曬,外表和配件銹蝕損壞較為嚴重,修復的最大難題就是缺少專用工具。為此,大隊黨委決定由他作為骨干成立黨員立項攻關小組,研制出了多功能液壓拉拔器、泥漿泵鋼套噴淋裝置等10多項工具裝置,大大提高了鉆機的修理效率。為了確保設備修復質量,他和小組成員還自行建成了泥漿泵、鉆機和柴油機的綜合試驗平臺和水龍頭、液壓大鉗等獨立試驗平臺。
多年來,經他修復的各類鉆機設備沒有出現過一次返修現象,修理完好率達到了100%。
(中原油田 郭俊峰 周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