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偉,勝利油田集輸輸氣護衛中隊副隊長,資深80后“老護衛行家”一枚。工作十五年來,他對轄區管線的一草一木、點點滴滴都熟悉得像自己的家一樣。
每天,他和同事們都要沿著墾利縣振興路一直巡護到北上閥組,每個巡檢點他都仔細過一遍,不漏掉任何一個細節。用他的話說,“這就和一日三餐一樣,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雖然這些工作每天都是重復的、單調的,但卻是必須做的,容不得半點馬虎?!?/p>
隨著管道巡護一系列科技手段的應用,使基層護衛隊的設備也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多,而長輸管道又往往在荒郊野地,路況差,以前設備少時,隊員靠手提肩扛帶設備上崗。但隨著配套設施不斷增多,怎樣既能發揮設備的作用,又減少隊員無為的勞動強度,提高巡護實效?郝偉思前想后,將超市購物車原理運用到護線巡查工作實際中。在全力做好各項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他通過多次現場分析、查閱資料、設計更改、模擬試用,經過精心設計改造,終于發明了既能裝載發射機和電池等較重設備,還能搭載地線釬等附屬工具的巡線多功能裝載車。過去需要四、五名隊員完成的工作量,現在只需一、兩名即可。特別是為解決特殊天氣狀況下的設備維護,他還設計了專用雨罩和隔潮支架。
郝偉有一個小本子,他時常貼身放在口袋里,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問題,他都記錄在本子上,休息的時候便查閱大量的資料,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地解決巡護難題。他常說,巡線其實沒有什么竅門,全靠努力,只要做到心細、認真,把每一條管線都當作是自家的責任田那樣去守護。
“對于我們來說,巡線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忠誠,這種忠誠自穿上護衛裝的那天起就深深烙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十五年的經歷,磨煉了郝偉的意志,堅定了郝偉的信念。
春節前期是盜氣的高峰期,不法分子將盜氣的塑料管線綁在石頭上沉到河底,寒冷的天氣使得水面很快就結上了厚厚的冰,想要徹底掐除偷氣管線,就只有一個選擇。郝偉和隊員們早就做好了準備,穿著雨褲來到河邊,他第一個跳上了濕滑的冰面,落入了刺骨的水中,隊友們也紛紛跳入了水中。他們用胳膊壓、用膝蓋頂,厚厚的冰層被一點一點地擊碎。盜氣管線終于離開了河底,被拽出水面,一米、兩米…十米…一百米……當大家從水中爬上岸的時候,渾身上下被凍得已經沒有知覺了。
“這么做,值得!”這就是郝偉,這就是護衛工作,他用腳步丈量青春,用責任詮釋忠誠,用汗水精心澆灌的忠誠之花在百里油區光榮綻放。巡線護衛雖本身不是生產,但只要保證沒有偷盜氣、漏氣,這就是給單位創造效益。
(勝利油田 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