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波在宿舍加班整理PLC程序。”晚上十點二十分,侯偉合上資料看到同宿舍的丁文波還在聚精會神的整理資料,便偷偷從他背后拍了一張照片發到了“齊魯中天”的微信群里,沒人吱聲,他知道兄弟們都還在挑燈夜讀。
侯偉很心疼這幾個兄弟,來到內蒙古鄂爾多斯的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兩個多月了,他們天天這個狀態,真怕他們吃不消。盡管來中天合創之前他們做足了吃苦耐勞的準備,沒想到面臨的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還是出乎意料。
從齊魯公司來到內蒙古中天合創的侯偉、韓學軍、王寶雙、劉強、丁文波、賀冠華、劉影、肖兵、吉鋒輝九人是齊魯公司優中選優層層選出來的,業務能力、技術水平個個出類拔萃。這是齊魯公司首次較大規模、有組織地外派機電儀專業運行維護人員,純粹的技術輸出,到了中天合創不再培訓而是馬上獨立頂崗。因為中天合創整套裝置的專職DCS維護人員只有十五個人,人少活兒多又工期所限,所以要求每個人必須獨當一面。
但如果不熟悉裝置流程、不了解控制方案、不掌握聯鎖條件就無法判斷儀表、電氣信號是否正常、聯鎖邏輯是否準確觸動,他們必須吃透裝置,維護工作才不會出現意外。煤化工誰都沒接觸過,是很陌生的領域,為了盡快熟悉崗位的業務,被分到各自的裝置后,侯偉他們俯身當起了學生:強記強背工藝流程和相關儀表的資料,并虛心向早參與項目的技術人員請教;一邊根據工作進度完成自己的崗位任務,一邊到現場熟悉各類儀表設備、收集參數數據,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理論基礎。這個學中干、干中學的過程很枯燥、很艱難,很辛苦也很有樂趣。
甲醇部氣化裝置是中天合創的龍頭裝置,230面機柜,18套SIS系統,整個中天合創的裝置共有10萬多個輸入輸出點,氣化裝置就獨占24900多個,其儀表設備、回路之多可想而知。作為氣化裝置DCS工程師站的負責人,劉強和賀冠華目前工作的重頭戲就是這24900多個點的單點校驗:也就是施工人員給現場一次表人為加信號,他倆查看DCS畫面顯示是否正常,或者他們從DCS中給輸出信號,施工人員現場檢查執行元、器件的動作情況。單點校驗的過程看似簡單,其實一個點包含的工作內容很多也很有技術含量,因為在單校過程中,如果DCS畫面顯示與現場儀表設備的指示或狀態不一致,必須準確判斷出故障原因,并快速消除,否則工作效率會大打折扣,影響整體工作進度。
因為是新建裝置,必須逐點校驗,確保每個輸入輸出點百分百正確,才能保證順利開車。憑他們在齊魯練就的深厚功底,單校的活兒實在不算什么,但近三萬個點在即定進度內逐一核查,其工作量大到令人窒息,這還不包括后期的聯校和聯鎖實驗。為了盡快熟悉業務、完成崗位任務,兩個年輕人拿出了當年高考沖刺的勁頭,每天在工程師站和偌大的機柜間來回跑動查看各校驗點的狀態,一天下來不僅“看花了眼、跑斷了腿”,還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身心疲憊的比干一天體力活都累。但為了盡快掌控整個裝置,增快工作進度,劉強和賀冠華利用休息間隙、吃飯時段或晚上的時間,提前熟悉組態,分析控制方案、標記各類儀表信號涉及的點,提前梳理各機柜內信號類型、走向,確認DCS卡件工作的狀態,力求將每個回路、每套復雜控制分析透徹,力求將每個機柜內的布線、輸入輸出點情況了然于胸。他們將齊魯公司運維中心的“預知維修”融會貫通到單校試驗中,減少出錯率,他們已經沒有了午休、下班這個概念。
作為氣化裝置的技術主管,侯偉除了指導和支持兩個年輕人的技術工作,把握工作質量和工作進度外,業余時間也和他們一起討論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對有疑問的控制方案進行匯總,主動聯系相關部門溝通確認,保證每個方案準確無誤。
劉影是這次赴中天合創九名職工中唯一的女性,業務好、顏值高。臨走時,大家開她玩笑,有八個護花使者,可以舒服當女神了。等真到了中天合創,劉影秒變成了女漢子。她負責烯烴部聚丙烯裝置的DCS維護,同其他人一樣,除了研讀裝置資料、熟悉自己業務外,每天會同施工人員和工藝人員對DCS的五千多個輸入輸出點打點單校,根本沒時間矯情。劉影本身就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為了杜絕工作失誤和出錯,休息間隙,她利用仿真系統對組態里的控制回路和聯鎖邏輯做模擬,靜態試驗組態的正確性。經常的被工藝人員叫去講解流程圖、增加某個設備的畫面顯示或者修改單點校驗中出錯的點。劉影說,每天緊湊而快速的節奏、每天的忙碌和緊迫感都忘記了想家、忘記了時間,唯一想的就是能多睡會。
因為裝置處于籌建期,大家就住在廠區的單身宿舍里,四個人一個房間,上下鋪。人多,生活規律不同,劉影休息不太好,還在慢慢適應。她說她挺滿足,住在樓房里,男同志也是四個人一間,但住在板房里。雖然住宿條件不是很好,但大家的心思全放在了工作和學習上,每周二、周五晚上七點,班組集中常規學習三個小時,其余的晚上自學、整理收集的資料信息,最早也要到十點以后,所以也就忽略了這些不好。男同志對住宿條件不大講究,沒事時還互開玩笑:“沒想到快五十的人了,又住單身宿舍,重溫年輕時的經歷。”只是胃口有了反抗意識,但離廠區最近的圖克鎮都在10里外,想下個飯店打打牙祭都很奢侈。侯偉說,天天吃食堂,不如在家舒服,很想念家里媳婦做的飯菜。
兩個月的時間,大家唯一的感受就是忘我的拼。無論是負責大機組PLC的丁文波還是分析儀表主管肖兵,無論是以“認真工作、技術扎實”在甲醇部電氣調度班脫穎而出受到領導和同事贊譽和信賴的韓學軍,還是每天跟蹤多套裝置運行、檢查設計缺失的王寶雙,以及天天行走在現場管廊和設備之間,檢查動、靜設備爬上爬下的甲醇部設備科凈化裝置主管師吉鋒輝,都像剛上了弦的發條,工作、學習根本停不下來。侯偉說:“臨行前,齊魯公司和運維中心的領導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和鼓勵,齊魯公司副總經理張紹光、運維中心經理馮向玉親自給我們送行,稱我們為‘九勇士’,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稱呼。”
現如今,齊魯的九名技術精英已經從學習、請教轉變為融入、關心中天合創,像在齊魯公司一樣,把它當成自己的裝置,自己成為中天合創的一員。只有融入才會無怨付出,才會高標準的完成本職工作,只有活干好、干的漂亮,才能創好齊魯這個品牌,齊魯運維中心的首秀才完美。
(齊魯石化 李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