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工地電工,腦海里首先浮現的是:男性,一身工裝,腰上別個工具包……在這個崗位上工作的,大都是男同志。而我認識一位電工,猶如一朵不凋零的紅玫瑰,綻放在“藍色”的土地上,是個不折不扣的女中豪杰,她就是煉化工程集團十建公司老電工、女共產黨員史英杰。
上世紀1995年,初進十建公司的史英杰到了茂名乙烯項目干起了電工。當時施工現場有8臺30kw的直流電機出現了故障,外修每臺需要花費約1500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且工期緊。面對難題,一個工友提議:項目部的女電工史英杰,在原單位是個電機維修能手,說不定能幫上忙。
這個建議把負責人高興壞了,找到史英杰,給她說了8臺電機的情況。史英杰胸有成竹地說:“領導你放心吧,給我兩天時間。”說完,便埋頭扎進了這8臺電機的維修工作中,一干就是一整天,連飯都忘了吃。
果不其然,兩天后,史英杰完成了任務。這個事兒很快就傳遍了公司,項目部參建單位紛紛組織職工向她學習電機維修技術,史英杰大受贊揚。
勤奮好學的史英杰充分利用施工現場的環境,學習各種技能。不僅能修電機,還在管道加工方面干得有模有樣。
2003年,在上海金山石化90萬噸/年乙烯項目施工中,史英杰在管道加工廠帶領7名管工對管道進行下料、打坡口等機械加工。臨近年末,大家都在為回家過年做著準備。可就在這時,項目部給她下了一個艱巨的任務:一個月內加工出2萬米的管道。
史英杰眉頭緊鎖,琢磨著如何才能把這2萬米的管道搶出來。她還沒來得及捋出頭緒,家里突然來了電話:兒子營養不良!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把這位母親的心打慌了。
一邊是任務重,一邊是孩子病,怎么辦?時間容不得她想更多,史英杰當機立斷:搶!
年末的上海,潮濕、陰冷,刺骨的冷空氣如同刀子般劃在身上,考驗著這位來自大東北的女“漢子”。她帶著綜合班,愣是在一個月時間里,把2萬米管道加工了出來,給項目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回到家里看到兒子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與艱苦,都化作了云煙,在濃濃的親情中消散開來。
二十幾年來,巾幗不讓須眉,史英杰兢兢業業奮斗在施工現場,在工作中如紅玫瑰般鮮艷,在清一色男同志的“戰場”中顯眼的她,哪里有需要,她就在哪里生根、綻放。
她的努力換來的是多次獲得公司“十佳女職工”、“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還作為職工代表,參加了齊魯石化公司職代會,淄博市臨淄區人大代表候選人。
退休后的史英杰仍心系工地,項目有需要時,她都樂此不疲奔赴現場,新疆、青島、濟南……
活到老,學到老的史英杰,在退休后還學習了熱處理操作技術,她把自己的整個青春都獻給了公司,把大江南北的項目上揮灑的汗水都化作撲鼻的玫瑰香。
身為共產黨員的她,把自己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帶到了每一個項目,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職工。這朵不凋零的“紅玫瑰”,所走過的地方,都留下了印象深刻的玫瑰香。
(十建公司 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