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綸行業進入產能結構調整期。未來氨綸行業供給的發展方向是:小產能淘汰、供給集中化、單套裝置大型化。一方面,5000噸以下小產能已經有一部分淘汰,仍有小產能處于停車待淘汰的邊緣。浙江省煤改氣要求推動了落后產能淘汰。另一方面,以華峰、曉星為代表的有實力的廠商有擴產計劃,且單套規模較大。2016年,行業內新產能主要有華峰氨綸3萬噸,已經投產,預期下半年沒有新產能投放。2017及以后,預計投產項目包括新鄉化纖2萬噸、曉星3萬噸、如意2萬噸。且華峰氨綸、新鄉化纖等還有更長期的規劃,單套規模都在2-3萬噸。
專業機構對本輪氨綸漲價的定位是:雖非供需大拐點,但是有一定持續性的反彈。
行業目前盈利微薄,漲價后上市公司彈性凸顯。目前價格下,氨綸行業平均處于盈虧平衡點附近。單體規模較大、成本有優勢的企業有小幅盈利。比較幾家上市公司:1)歷史盈利水平相對最好的是華峰氨綸,其次是泰和新材和新鄉化纖,友利控股最后。2)彈性方面,產能/市值排序是,華峰氨綸>新鄉化纖>泰和新材>有利控股。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