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安慶石化煉油一部裂解裝置檢修進入掃尾階段,但再生器內部還有幾處龜甲網、襯里還沒安裝好,再生器十幾層的高空平臺上,檢修人員通過裝卸孔進進出出,再生器里錯落有致的腳手架上,檢修人員上上下下忙碌著。
那天,年近三十的煉油一部設備組副組長劉杰,一直頂著烈日守在再生器高空平臺上,也進進出出,爬上爬下,全程掌握再生器內部檢修情況,跟蹤驗收檢修質量。那天,心急火燎的他向檢修單位下了一道硬指令:“再生器內部檢修這兩天一定要完工,如果不能按時完成檢修任務,就會拖開工后腿。”
檢修期間,劉杰不僅要負責煉油一部裂解裝置設備檢修工作,其他裝置設備檢修工作,他也要跟蹤把關,劉杰成了大忙人,經常在現場忙得團團轉,辦公室里根本就找不到他的人影。
裂解裝置再生器內部近300平方米的襯里修復,是裝置檢修主要矛盾線,而且主要集中在十幾層平臺上高近12米、直徑近8米的圓柱形再生器內壁上。檢修期間,劉杰和檢修矛盾線較上勁,每天都要上上下下跑幾趟再生器,器壁安裝錨固釘、涂抹13厘米隔熱襯里、固定龜甲網、涂抹2厘米耐磨襯里,每道檢修工序質量,劉杰都全程盯緊,一刻都不放松。
“劉組長,再生器脫氣罐龜甲網剛安裝好。”一聽到檢修單位技術人員昝磊的匯報,劉杰二話不說佩戴好安全帶、防塵口罩,貓著腰就鉆進了再生器驗收。
腳踩穩手抓牢,過腳手架、爬直梯,劉杰一步一步挪著腳,每一步都走得小心謹慎。“檢修質量重要,但檢修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他叮囑著身后的檢修人員。他要經過一段斜管,才能進入直立的再生器脫氣罐,路程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米,但劉杰感覺到行走時如履薄冰困難重重,一路防墜落、防滑跌,不能像在平路上飛步疾走。再生器脫氣罐里又黑又悶,不一會兒,劉杰汗流浹背,滿臉都是汗珠。
龜甲網在錨固釘上焊接固定,在生產中近690攝氏度高溫工藝操作條件下才不易脫落,再生器器壁上已經密密麻麻安裝了錨固釘和龜甲網。一路上,他拿著手電筒,檢查龜甲網安裝情況。“這幾處要增加錨固釘。”眼尖的他一眼就發現錨固釘數量不符合標準,讓昝磊組織整改。
剛從再生器脫氣罐出來,他三步并作兩步登上上面一層平臺,鉆過再生器裝卸孔,又進了再生器檢查驗收。
檢修人員對這段器壁襯里采取從下向上一段段修復,再生器12米高的空間里,已經搭建了好幾層腳手架。最下面一段再生器器壁隔熱襯里、錨固釘、龜甲網都已經按順序安裝完畢,剛涂上耐磨襯里材料,潮濕的新襯里,和老襯里干燥的土灰色成了鮮明的對比。再生器里光線昏暗,劉杰湊近襯里,查看新老襯里連接部位是否嚴密無縫,鼻尖都快挨上襯里。“隔熱襯里表面光滑平整,沒有鼓起,也沒發現氣孔。”他繞著再生器查了一圈,滿意地說。
上面一段正在安裝龜甲網,他手腳并用爬上腳手架,打著手電筒一寸寸地仔細檢查。“有幾個錨固釘和龜甲網沒有焊接上,需要補焊。”器壁上每平方米都安裝了近50個錨固釘,密密麻麻的讓人眼花繚亂,可他仍能“大海撈針”揪出問題。
“再生器器壁安裝的錨固釘共有近1.5萬個,每一段錨固釘安裝好,劉杰都要用小釘錘敲敲,檢查是否安裝牢固。”檢修單位技術人員昝磊欽佩地說。他和劉杰共事一個多月來,見證了劉杰的一絲不茍。
“明天一天,我不去別的裝置,還在裂解裝置盯著再生器檢修。”8月24日下午快五點了,滿頭大汗的劉杰鉆出再生器,一邊撲打著紅色檢修服上的灰塵,一邊說著自己明天的打算。劉杰的話讓檢修人員壓力不小,干起活來一點也不敢拖延怠工。
檢修期間工作量大,劉杰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又苦又累,但他一直牢記責任,在檢修現場像上滿了的發條般干勁十足。
(安慶石化 舒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