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秋節期間,外部市場風險事件增多,加之本周全球主要央行進入“議息周”,美元走強將導致大宗商品回落的景象發生,但是負面情緒并未波及節后首日滬膠期貨的表現。可以看到,隨著滬膠近月1609合約于本周步入交割,期市高庫存影響料逐漸消散。在終端需求旺季因素助力下,買盤信心重新回升,推動膠價大幅上揚。其中,昨日滬膠主力1701合約勁升4%左右,期價再度站上13000元/噸整數關口。
美加息預期減弱,負面影響略微消退
由于中秋節前有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表鷹派講話,誘發市場擔憂情緒升溫,加之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超預期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更是令投資者陷入加息的躁動環境中。數據顯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美國8月CPI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0.2%,超過了預期的0.1%;核心CPI同比增長2.3%,環比增長0.3%,增速達到了2009年以來最高。數據發布以后,美元指數強勁上揚,而黃金、美股和油價則紛紛收跌。
不過,目前多數投資者認為,美聯儲在21日的議息會議上推出加息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因為美國總統選舉將在11月舉行,加息決議通常會放在政治事件之后。因此,這次會議美聯儲會按兵不動,但是可能會釋放年底加息的信號。就短期而言,9月加息概率降低有利于減輕商品壓力,對于滬膠而言,由商品屬性主導的反彈行情也有望繼續演繹。
產膠國產量下滑,我國供需矛盾加劇
由于近幾年全球經濟增長緩慢以及天膠供給過剩,膠價一直徘徊在偏低水平。在比價效應下,很多膠農放棄割膠,轉投其他行業謀生,由此導致今年部分產膠國產量出現下滑。天膠生產國協會最新報告指出,盡管8月是泰國、印尼、越南進入割膠旺季的一個重要銜接月份,但是泰國產膠量還是出現環比下降景象。前8個月,生產國協會天膠總產量下降0.3%至690.5萬噸。其中,中國天膠同比下降9%。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繼去年我國天膠產量同比下降了5.5%至79.42萬噸以后,今年國內天膠產量預計進一步下降5.3%至75.21萬噸。
然而,在膠價低迷和種植面積減少的背景下,我國車市繼續發展良好,推升輪胎剛性需求穩步提升,利于天膠消費。預計未來幾年國內天膠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而等到2020年天膠供需缺口料達到514.2萬噸,較2015增長32.3%。
總庫存持續下降,供給出現緊張現象
國內車市淡季不淡的表現,提振輪胎企業采購天膠原料的積極性,這從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走勢便能清楚看到。據統計,截至9月中旬,青島保稅區橡膠總庫存繼續下跌至10.35萬噸,較8月底下滑11.5%,創2011年9月以來新低。其中,天膠庫存再度下滑至6.5萬噸,較8月底回落14.47%,同樣創下2011年9月來新低。橡膠顯性庫存持續下降,一方面是下游需求企業采購所致;另一方面是割膠情緒偏低導致國外產區新膠釋放量有限。
與此同時,全球十大船運公司之一的韓進集團申請破產,或多或少造成進口船貨運力吃緊,從而令短期內貨源緊張局勢加劇,天膠供給出現緊張現象。
整體來看,中秋節期間,外部市場系統性風險未對節后國內滬膠期價形成太大沖擊,而面對當下保稅區橡膠庫存持續走低的處境,供給趨緊態勢將加劇。然而,在需求旺季環境下,采購力量會擴大供需偏緊的勢頭,從而提振膠價維持偏強姿態運行,預計后市滬膠1701合約有望延續反彈節奏。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