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經理,宿舍的拖把確實不能再用了,你看能不能買個新的,便于打掃衛生。”
“想想辦法,把破衣服撕成條,自己用鐵絲扎個拖把,保證吸水性很強,比買的好用。”
“何經理,有些修理工具完全不能使用了,為了不影響和耽誤生產,是不是買一套新的?”
“買東西不要錢嗎?現在生產成本控制嚴格,如果超支了按規定要處罰,到時候大家的個人利益受到影響,都會埋怨我。辦法總比困難多,相信大家的智慧是無窮的。如果不是生產亟須用料必須立即更換的,能夠有充足時間修理的壞工具咱們可以自己修嘛!”
“真是摳門。見過摳門的,沒見過這樣摳門的,恨不得把一毛錢掰開當成五分錢花。”
在中原管具公司冀東項目部,何東是出了名的“摳門”經理。無論在什么地方花錢,他總是想了又想,摳摳巴巴的,絲毫沒有經理的“大氣”。
這也不怪他,也很難為他。面對低油價帶來的“寒冬期”,公司大幅度壓減生產成本,作為項目組的“一家之主”,何東也非常作難。
在冀東市場,項目組的工作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增,而公司下達的成本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不增反降。為了維系項目組生產的日常開支,何東把公司下達的成本指標分解到每一個月,掰著指頭算賬。他說,一分錢也是錢,不該花的堅決不花,要花小錢辦大事。
精打細算,細水長流,開源節流。在何東的影響下,項目組的職工都學會了過緊日子,勤儉節約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1~8月份,項目組工作量增加5%,而成本指標比公司規定的下降了8%。
“精細管理如同居家過日子一樣,就是要算好賬、算細賬、算精賬,面對困難和壓力,節約挖潛、降本減費才是攻堅克難、提質增效的有效途徑。‘摳門’并不代表小氣,也不能說明什么,要知道我們出來闖市場,目的就是創效益。”何東說。
(中原石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