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皮膚,壯實的身材,今年三十三歲的楊秀軍是溫州石油永嘉橋頭加油站的站長。這位來自南疆邊陲云南省麻栗坡縣的小伙子說:“永嘉是我的第二故鄉,這里有我熱愛的事業和家人。”
2001年,剛滿18歲的楊秀軍懷著對心中美好生活的向往,獨自一人千里迢迢來到溫州永嘉,進入石化加油站,成為石化一員。從加油員到領班、管理員,再到站長;從普通員工到共產黨員。在這里,他收獲成長,也收獲了愛情,找到了人生伴侶,他把自己的真情奉獻給了永嘉這個第二故鄉。
也許是從小就遠離父母的原因,楊秀軍比常人更渴望親情、更珍惜家的溫暖。自他擔任站長之后,逢年過節,他都會帶著員工一起包餃子、做清明餅、扎粽子,做上一桌可口的飯菜,讓員工們在加油站里也能感受到家的味道。他說:員工就是自己的親人,加油站就是自己的家。
在楊秀軍的影響和帶動下,在橋頭加油站里,各崗位之間互幫互助成為工作常態,站里的氛圍溫馨和諧。人手緊張時,廳內員工會主動延長上班時間,總是等忙過了加油高峰時段才回家,往往是遲上一兩個小時,可是誰也沒有一句怨言。
作為一名在崗多年的老站長和入黨多年的老黨員,楊秀軍非常注重自身形象,處處以身作則,加上少年離家,讓他比同齡人多了一分老練與沉穩,同事們喜歡稱他為“老楊”。
在加油站工作,總少不了與客戶打交道,楊秀軍總會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他把客戶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
有一次加油站在給老客戶橋下公交車隊打印IC卡對賬單時,發現有幾輛車的用油情況出現異常。經過查詢監控和管控,發現是該車隊的一名駕駛員在自助區加油時,趁員工不備,偷窺密碼。給自己的車子加完油后,將車子停在站外,那名駕駛員又攔截其他準備進站用現金加油的車輛,與其私下交易,利用自己的IC卡在自助機輸入偷窺到員工密碼,加油之后套取客戶的現金。搞清楚情況后,楊秀軍馬上向車隊的吳老板做了簡要陳述,最終協助車隊挽回近5000元的損失,讓車隊老板感激不盡:“要不是楊站長細心,我還一直蒙在鼓里呢!”
橋頭加油站地處鄉鎮,私營企業發達,摩托車和助力車是企業工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選擇來橋頭加油站加油的車輛非常多,出于實惠的考慮,他們每次加油數量一般比較少。楊秀軍總是教育員工要對這些駕駛員一視同仁,不能因為他們的消費金額少就有所怠慢。如果駕駛員買了潤滑油,他還會幫忙更換,不嫌臟和累。客戶加完油不能正常行駛,他用自己掌握的車輛維修知識查找原因……這些事站里的員工能說出一大堆,他卻不以為然,他說:誰沒有個遇到難事兒的時候?我們能幫一把是一把。
橋頭站沒有配備專職的卸油員,而且還經常出現人員缺編,雖然領班都有卸油操作證,但是夜班員工少,如果這時候有油罐車到站,為了不影響加油站的正常運行,楊秀軍總是親自操作,嚴格把關,不管時間有多晚。
記得在上半年加油站剛剛開始銷售98#汽油的時候,油品是從寧波配送的。四倉的油罐車,一倉倉卸過來,輪到橋頭加油站時,往往已經是夜里八、九點鐘,有時候甚至是半夜時分,甚至有一次卸完油已是凌晨兩點鐘,但楊秀軍從來沒有抱怨過。
這十多年的永嘉生活,讓楊秀軍不但能說一口流利的永嘉方言,還成了永嘉人的女婿。
2005年,楊秀軍與同在加油站工作的永嘉姑娘劉曉群相戀結婚。不久兩人有了愛的結晶:兒子軒軒。如今,兒子軒軒在橋頭小學上三年級了,妻子也從五十多公里外的霞川加油站調到了與橋頭相鄰的洋灣加油站,擔任記賬員一職。現在,一家人相聚的時間更多了,生活也更加其樂融融。說起這些,楊秀軍心中便止不住對公司的感激之情。
在十五年里的五千多個日日夜夜,楊秀軍堅守工作崗位,在恪盡職守中體會成就,在不斷地追求夢想中收獲快樂。他和溫州石油相依相守,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獻了石化,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了第二故鄉。他說,既然選擇了加油站,選擇了溫州永嘉,就會在這里扎根,就會堅持走下去。
(溫州石油 葉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