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2016-11-09訊,冬季將來臨,東北地區項目建設進入收尾和準備越冬階段,吉林化纖集團有限公司卻搶抓極為有限的施工時間,又開工建設了一個大項目。10月26日,吉林化纖集團廠區西側一片平整的土地上,塔吊林立,機械轟鳴,總投資9.5億元的12萬噸高改性纖維項目正式開工。
該項目計劃11月15日前完成土建地下基礎,計劃明年10月1日建成投產。通過規劃設計,項目年產能最終將達到12萬噸,達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20億元,實現利稅4億元,將進一步擴大企業經營優勢,提升市場競爭力。
隨著石油資源的日趨匱乏和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以天然纖維素為原料的可再生、可降解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經濟性日益顯現。通過前期充分論證、考察調研,吉林化纖立足于企業長絲、短絲互補,粘膠纖維、腈綸纖維互補的規劃理念,果斷決策實施傳統產品優質化升級戰略——建設高改性纖維項目。高改性纖維具有抗靜電、輕薄、韌性高等特點,項目采用先進裝備和新技術,生產過程將有效降低運行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做到能源、資源循環利用。
近年來,吉林化纖集團不斷優化產品結構調整,接二連三地壓茬建設新項目,先后上馬了5000噸竹長絲連續紡、2870噸長絲技改、1萬噸人造絲細旦化升級改造、2萬噸扁平腈綸等項目。這些項目上一個成一個、見效一個,具有建設周期短、工程質量高、產出回報快的共同特點。吉林化纖通過項目建設加速推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質量升級,主導產品人造絲產能年底將突破5萬噸,腈綸產能很快將突破3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