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不曾留意,也不曾發覺,在你我身邊會有這樣一個人,他勤勉好學,默默無聞,心甘情愿的為大家服務。他,就是西南油氣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職工畢有益,中共黨員,1984年8月生,安徽安慶人,研究生。2010年畢業于長安大學他,同年來到勘探開發研究院開發二所工作。
在畢有益的生活里,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沒有色彩斑斕的傳奇。追溯他走過的路,只有默默地奉獻,勤懇的工作。他始終以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勤奮刻苦的學習品質,在青工中做出典范。
或許是因為專業、際遇、興趣、夢想的原因,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畢有益大學畢業后就選擇了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第一次拿到真實的地震資料數據讓他很激動,他說以前在學校時,為了滿足各種科研項目的成果展示,得到的地震數據大多數都是受人為影響的。看著眼前這些真實的地震資料,不受人為因素控制,反映出真實的地層時,就想去研究它,就想得知這些資料是否與地質情況吻合,是否能開采利用創造價值。
轉眼間六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匆匆歲月中他成長了,從懵懂的職場新人,到現在的室(副)主任、項目長。從來到開發二所上班的第一天開始,就感覺他隨時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是我們所正能量的代表。他深知自己搞物探,卻處在以地質為重點的所室,自我發展很難,自己費了很大勁,花了許多心思做的工作,或許最終得不到領導的認可。但他從來沒有放棄刻苦鉆研的工作態度,總是按照上級的要求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得很好,每次說起這些,他總是淡淡地說:“工作嘛,就是這樣,認不認可是領導的事,做沒有做好,是我的事。”
從進入勘探開發研究院那天起,畢有益就下定決心,“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最好的!”憑著這種信念和一股鉆勁,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深入學習地震解釋軟件和業務知識,經常放棄休息休假的機會,一心撲在學技能、鉆業務上,常常花去比別人多出數倍的時間,也要將專業問題弄透徹。在工作中,他善于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新方法;在學術交流會上,敢于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思路;在承擔的科研項目中,均獲得優秀。他先后參加元壩長興、陸相兩大會戰,負責井位部署、設計、跟蹤及軌跡優化調整等工作。那些一張張看似簡單的地震剖面圖、屬性圖的背后不知是他多少個夜晚、放棄多少的休息時間,結合地質資料一次又一次修改得出的。
“特別能吃苦,特別講奉獻”是畢有益品質中的又一個閃光點。為了工作,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需要,無需召喚,他總會出現在工作現場。每逢遇到突發情況臨時任務需要人員加班,不管他是不是在休假,還是剛下班,他都會主動參加。有同事家里有事,需要他幫忙接替工作時,他也總時二話不說,就把工作承擔下來。工作6年,他開玩笑地說:“現在看起比剛參加工作那會蒼老了許多,以前的同學都快認不出他。”
畢有益除了繁重的科研生產工作以外,還擔任開發二所的支部委員,他將自己的責任、熱情奉獻于黨務工作中,表現出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政治責任感。黨務工作涉及面廣,費時瑣碎,從黨費管理、黨員統計到思想匯報歸檔、黨務總結材料撰寫、黨員發展等等一切相關工作都要面面俱到。他總是有條不紊、認真負責地辦好上級安排的每一項工作。用耐心、平和的心境,熱情、友善的態度,真誠、細致的服務贏得了廣大黨員的尊重和信任,為全體員工樹立了楷模。并榮獲2014-2015年度局優秀共產黨員。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畢有益在工作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經常給我們分享人生中的一些感悟,他常說的,只要肯干肯做,未來擁有無限可能,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他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他奉獻了什么。他用真情感召我們全所每一位員工,他的辛勤努力得到大家認可和肯定。他為石化事業的發展默默的努力著、奮斗著,在工作中真正體現出一名石油人的風采,為西南分公司產量和效益再上一個新臺階作出更大的貢獻。
(西南石油 陳墨 李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