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對他來說就是在工作中有所突破,每天都有一點進步;生活平淡卻不失積極,不讓心靈在柴米油鹽中沉寂。
——題記
他叫劉國平,一個80后中共黨員,現年34歲。就職于鉆井工程研究院生產運行科,擔任QHSE管理員。
自2005年參加工作至今,歷經十一個年頭磨礪,成熟穩重自信刻劃在劉國平剛毅的國字臉上。言談舉止間透露著坦誠和踏實。
起初,在勝利石油管理局塔里木勝利鉆井公司鉆井隊做電氣技術員的那五年是劉國平人生軌跡里很珍貴的一段,新疆戈壁的漠風落日、沙山灌木,深深地影響著這個來自江西的謙謙君子。讓其在與風沙與孤寂的“戰斗”中變得剛強勇敢。
“新疆的施工區域跨度比較大,從老井場到新井場往往需要幾個、十幾個小時的車程,甚至更遠。但因為電氣設備是井隊搬遷安裝順利完成的基本保證,我每次一到井場,顧不得休息,就要立馬投入到安裝的事宜。在塔里木工作的幾年讓我增強了責任意識,安全意識。一口井投入幾百上千萬,不能因為電氣問題拖了隊上安全生產、提速提效的后腿。”說起在新疆工作的經歷,劉國平抑制不住激動。
雖然離家遠,照顧不到親人,工作環境差,生活枯燥。在隆隆的鉆機聲中迎接早上的太陽,在驕陽似火的日頭下開始一天的忙碌,在肆虐的風沙中走進夢鄉,這些都沒能阻擋劉國平成長的腳步。一線現場的經歷讓他沉淀了經驗,增長了知識。
2010年2月劉國平調入鉆井工程研究院欠平衡鉆井所。主要負責所里QHSE管理工作及部分安全資料的整理工作。因為幾年一線的工作經歷,安全在劉國平的字典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常常思索如何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識,是自覺地而非被動的進行安全操作,如何讓安全管理人員執行安全管理時從被人“誤解”到讓人“喜歡”。思考的越多,他也就慢慢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不斷地為所在基層所提出生產安全管理的好建議、好點子。
把人用到最適合的崗位才能發揮人才最大的價值。劉國平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特長”逐漸被領導和人力資源部發現。2014年8月他被調入機關安全環保部,成為一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QHSE體系管理工作。單位領導給了他這份信任,交給了他這份重擔,劉國平心想,一定不能辜負領導的厚望,不能給單位掉鏈子。他在接手這份工作后,更加勤勉的工作、學習和思考。他利用業余時間補習專業理論知識,并通過了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劉國平說,單位領導對他的工作支持力度大,同事們也都是傾力配合,他感覺工作起來得心應手,他覺得他很幸運,也很幸福。
說起在工作的一些細節,特別是安全管理的點滴,劉國平清晰的思路,專業的闡述以及開展工作從求同存異,到用自己耐心細致的溝通解決矛盾的方法都讓采訪者暗暗佩服。
劉國平提起自己的家庭,臉上寫滿了幸福和滿足。2011年與妻子劉芳喜結連理,2012年5月一個可愛的孩子降生在他們中間。他的節奏跟著兒子的出生變得更快了。腳不沾地的忙碌于工作和家庭中,雖然有些累,但他很享受這種“累”——工作不斷進步,孩子不斷長大,和妻子相濡以沫。偶爾空閑了,一家人也會到旌湖邊散散步,和朋友小聚,談談工作,談談生活,這一切在劉國平看來都是特別美好的日子。
這兩年受國際大環境影響,單位效益不如往年,劉國平經濟上出現了一些壓力,房貸,孩子學費,父親母親的生活費等等。但這在劉國平看來不算什么,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困難都是暫時的。”
滿懷熱情和希望,充滿激情和力量。劉國平用主動而為迎接生命所賦予他的使命。以積極的態度、勤勉的勞作編織著屬于他的幸福人生。
(邊香翠 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