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3時,井下復雜多日的河1井終于恢復正常鉆進。這時在井上蹲守數日的勝利塔里木分公司泥漿主任技師崔永軍和公司技術專家余富春總算松了一口氣。
崔永軍,1988年畢業于勝利石油勘探技校,鉆井液高級技師,2013年11月,調至公司土庫曼鉆井項目部擔任泥漿主管。
在土庫曼的3年,土庫曼阿姆河區塊復雜多變地質條件和井下高壓漏失等情況的歷練,讓崔永軍積累了豐富的鉆井液處理經驗。他結合土庫曼地層特點,逐步完善抗高鈣鹽鉆井液體系,對單劑進行抗鹽、抗鈣及抗高溫老化實驗評價,優選體系護膠降濾失劑,防塌封堵,很好地解決大段石膏層對鉆井液的鈣污染問題。在B-P-102D井四開井段地層壓力大、存在密度窗口窄,漏、涌同存,目的層鉆進時井漏嚴重且油氣上竄速度快等施工難點前提下,他采用“適當濃度堵漏泥漿”鉆進措施和“應用液量穩定控制方法”工程措施相配合,出色完成了該井生產。
3年來,崔永軍結合土庫曼井下復雜情況,逐漸摸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高壓鹽水層液量穩定”控壓技術、鹽水層“自結晶”堵漏技術、“軟鹽層”防卡鉆井技術”、“全井堵漏漿”鉆井技術,加上日益不斷完善的抗高鈣鹽水鉆井液體系,在土庫曼數口井施工中創出較好鉆井業績。
崔永軍編寫的《青東5井組鉆井液技術應用》、《基爾桑氣田GIR-23D井高密度鉆井液技術的研究》被評為勝利油田技師協會優秀技術論文一等獎;編寫的《關于巨厚鹽膏層推廣應用抗鈣鹽水鉆井液體系的建議》被勝利油田技師協會評為優秀合理化建議二等獎;參與編撰的《勝利油田鉆井全過程小循環鉆井液工藝技術推廣應用》榮獲管理局科學進步三等獎。這些成果對解決現場技術難題起了重要作用。
河1井是油氣勘探管理中心部署在吐哈盆地大河沿區塊的一口重點預探井,由公司50108隊承鉆,設計井深2850米。在前期施工中地層泥巖水敏性較強,易吸水膨脹、分散,導致井壁垮塌、掉塊,劃眼過程中出現憋轉盤、憋泵現象,需反復劃眼修復井壁。針對河1井井下復雜,11月中旬崔永軍來到河1井協助鉆井專家余富春處理井下劃眼復雜,在詳細了解井下情況后,認真收集鹽1井、吐參1井和托參1井等鄰井資料,精心剖析,親自測量鉆井液全套性能,針對井上存在著井壁失穩、井下掉塊大且多,井內大肚子多、鉆井液攜巖困難、鉆井液流變性差、濾餅虛厚等一系列問題。他憑多年現場經驗并結合室內小型實驗做指導,通過加入適量氯化鉀、氯化鈣調整鉆井液中粘土粒度,改善鉆井液流變性,并配合少量高效降慮失劑充分護膠,來改善濾餅質量。通過加優質預水化膨潤土漿提高鉆井液的動切力和切力,使鉆井液的攜巖能力大大提高。通過加入瀝青含量高的陽離子膠乳瀝青、超細碳酸鈣、優質膨潤土加強鉆井液的封堵防塌能力,確保了井壁穩定,劃眼施工期間,鉆井液采取劃一段,推一次稠塞的方法,確保井內較大掉塊的攜帶,目前井下恢復正常。
在近一個月處理復雜工作中,崔永軍和余富春幾乎吃住在井場,經常研究劃眼方案到半夜才和衣而睡,對井下反饋上來的每一組數據精心分析。他們和現場技術人員通力合作,制定最佳最優處理復雜措施,最終使復雜得以解除。
(勝利石油工程 邱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