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時候,他總是黏著她,希望時時刻刻在一起,聽她脈搏的跳動聲,猶如美妙的音樂讓他身心愉悅;在家的時候,他心里老是惦記著、放不下她,深夜要不打個電話問候一聲,睡覺也欠著踏實。
他,就是安慶石化腈綸部回收裝置工藝主管師、共產黨員姚立國。而他的那個她,就是回收裝置。
安穩生產,他不分白天與夜晚
“裝置平穩我就高興。”看似平淡的一句話,飽含著他二十年來為裝置生產平穩付出的艱辛和情感。
腈綸聯合裝置按需定產的特質明顯,作為回收裝置工藝負責人的他,為了更好地做好物料平衡、優化工藝參數和解決生產中的疑難雜癥,工作時間他喜歡整天泡在現場;每晚十點左右,他總打電話到運行班組詢問工藝參數等情況,指導或是督促班組微調。他說,“安全生產來不得半點馬虎,小的波動、小的異常一定要早發現早處理,避免影響產品質量,影響污水達標排放。”
今年公司四年一次的大檢修,他如同保險公司的精算師一般,步步算計,操盤實現了裝置綠色停工。成績取得不易,不易的地方在于腈綸紡絲和聚合部分的污水,都經由回收裝置處理后達標排放。停工檢修期間,他更是忙得不亦樂乎。除了忙于班組自檢項目的指導和驗收、施工改造項目的對接和驗收以及網格化安全監護管理等工作,他還把大量的精力和心思投射到DCS系統改造中。
新DCS系統相比老系統增加了流程圖界面操作項,這為他實現自己的理念提供了土壤。他相信友好的人機交互,有利于安穩生產。為此,他白天頻繁地與廠家工程師溝通,晚上他和他的團隊討論、定稿。從安全生產的角度考慮,他細化液位報警控制、動設備啟停控制,提高了自動化率,從而降低生產過程的風險;從操作員操作的便利性考慮,重新組合流程圖的操作界面,如將公用工程中循環水、蒸汽、脫鹽水用魚骨圖的表達方法放在同一畫面。新DCS系統投用后,操作員普遍反應好用。
節能降耗,他不放過每個機會
“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是企業生產方式的必然選擇。”他思考著如何讓1995年開始運行的老裝置煥發新春,跟上“綠色低碳”的時代步伐。
針對原污水系統盡管消耗大量酸堿和水,硫氰酸鈉單耗仍然偏高,同時污水外排難以達標的問題,他提出用凝膠系統替換污水系統的具體方案。2008年投資一千多萬元的凝膠系統運行后,每天可節約成本1.3萬元左右。該項目的實施不僅提升了腈綸絲束的產品質量,進一步降低了裝置單耗,污水排放量也由原來的70噸/小時降至現在不足20噸/小時。
為進一步優化裝置運行,他利用今年公司大檢修的時機,對凝膠水洗步驟進行改造,用蒸發系統的冷凝液替代一級脫鹽水。此次改造不僅減少了蒸汽和一級脫鹽水使用量,每小時節約用熱水達10噸,還穩定了水洗的溫度,提高凝膠系統除雜效果及成品質量,有力地促進了裝置的提質增效。
而在日常操作中,一方面他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引領班組優化生產、節能降耗,一方面他從嚴工藝管理,促使節能降耗成為員工的日常操行。氣溫變化時,他及時提醒班組調整蒸發換熱器的循環水量;冬季伴熱線投用時,他要求班組一扣一扣地調整閥門開度,滿足生產需要的同時不能過量;裝置降負荷時,他注重生產節奏的把控,盡量減少物耗能耗的損失。
工藝培訓,他精準技術幫扶
“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他緊貼裝置運行實際,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多途徑創新培訓形式,持續提升員工實操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促進裝置安全優化運行。
去年初,班組普遍反應脫色控制指標提升難度大,他和班組操作人員一起辨別分析脫色非常規走勢的趨勢線,查找原因,摸索規律,總結經驗,經過一段時間零距離的技術幫扶,員工很快適應并掌握了指標調整后的操作,使脫色指標控制良好。
今年結合裝置檢修工作,他提前數月在崗位每月一考測試題中進行模擬練兵,促進員工熟悉檢修期間的相關操作,為裝置檢修“四好一成功”儲備能量。為了幫助青工快速成長,他在總結以往員工培訓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裝置運行的實際情況,將培訓融于具體工作中。如蒸發堿洗,他安排有經驗的老師傅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進行傳幫帶,針對性地把工藝操作變成精準培訓,通過以干促學提高青工實操能力。
(安慶石化 凌小兵 何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