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春至,守在焦石迎金雞。指日可待百億方,清潔能源頁巖氣。”
這條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一發送,黃明杰便收獲了一片點贊。不少大學同學還頗為羨慕,贊他幸運,能在全國最大的頁巖氣田工作。
22歲的黃明杰是江漢油田的一名“油三代”,去年9月剛剛大學畢業,分配到了涪陵頁巖氣公司。他說自己是踩著父輩的腳印前行的,能夠到涪陵頁巖氣田工作,是全家人的愿望。畢竟,這是全國最大的頁巖氣田。
初到氣田時,黃明杰在集氣站實習。勤奮的小伙子值班時向師傅請教工作問題,業余時間在網上查閱資料,很快就對頁巖氣有了全面認識。實習結束回到公司,他開始負責采氣伴生水轉運工作。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其實不易。因為涪陵頁巖氣公司要求采出水全部回收,再制作壓裂液用。然而,把水從采氣平臺運送到壓裂平臺,并不是件容易事。每個采氣平臺每天的采出水有多少?蓄水池多大?壓裂平臺工作進度如何?每天需要多少水?進平臺道路路況怎樣?車輛如何安排?……這些事情都需要統籌協調,一個環節出現意外,就會影響生產,嚴重時甚至需要關井。
經過一個多月學習,黃明杰初步勝任了工作。因此春節期間,他是第一批值班人員之一。雖然不能回家,懂事的他還是給家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舅舅舅媽等人都準備了新年禮物。最高興的是爺爺,一收到禮物——羽絨服,就穿在了身上。到老年活動室活動時,老人不停向老伙伴們炫耀:看,這是我孫子送我的新年禮物,暖和著呢!
得知兒子不能回家過年前,黃明杰的媽媽特意寄了他最愛吃的故鄉臘肉到焦石壩。黃明杰挑了一塊最大的,托人帶給了自己在集氣站實習時的師傅。師傅電話里告知他臘肉特別香,黃明杰笑得一臉燦爛。
和黃明杰一起值班的,還有同辦公室的同事盧鑰。
盧鑰比黃明杰早工作一年,自稱是師姐。盧鑰負責生產調控,秀秀氣氣的她別看表面柔弱,工作起來卻是干脆利落。去年11月份,氣田開展“提產帶液”工作。盧鑰負責記錄白濤脫水站3號、4號分離器水量。她連著兩天守在脫水站,10分鐘記錄一次,同時她通過和脫水站值班員工聊天,熟悉了脫水站的工藝流程,并記下了上千字的工作心得,業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春節值班期間,雖然天氣寒冷,盧鑰幾乎每天都要跑井場,了解生產情況。冬天易發生冰堵,她說一定要未雨綢繆,保證氣井正常生產。此外,盧鑰還擔心集氣站出現管線穿孔。一旦出現穿孔問題,就要最快速度安排維保人員進行維修。大年節時刻,她希望大家都能少些工作,盡量輕松享受節日的美食和朋友的歡聚。
守在辦公室時,黃明杰不時會向盧鑰請教頁巖氣知識。盧鑰則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查尋到的各項工作規范與黃明杰一起共享。每天跑井場回來,兩人還要交流一下各井場生產情況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每天都過得特別充實。
讓盧鑰欣慰的是,她在加拿大讀研的男朋友特別支持她的工作,讓她的前進動力很足。尤其是得知涪陵頁巖氣田計劃2017年建成百億方產能時,男友更是頻頻為氣田點贊,同時為盧鑰加油。
有了家人的支持,有了同學朋友的肯定,盧鑰和黃明杰兩個年輕人,對氣田的熱愛程度更深了。新的一年,是氣田決勝百億方的關鍵之年,他們一致表示,要努力工作,讓自己青春沾染氣田的光輝,給人生留下一段輝煌的記憶。
(江漢油田 劉冬婭 朱一麟)